女醫生當網紅科普醫學知識實爲打兩性擦邊球?求求你們要點臉吧!
大家好,我是你們又二又颯的不二表姐
在互聯網大數據的風潮下,互聯網醫療科普逐漸成爲公衆獲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
但是,部分醫生在鏡頭前化身“網紅”,在網上跨專業科普,傳播不同於自己專業的醫學知識,挑戰了醫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更有甚者,在網上以醫生的身份打擦邊球,講解相關的兩性知識,將一些隱晦的知識,有損醫生形象
越來越多的醫生加入流量行業,是否會帶來不應該帶來的危機呢?
醫生這個詞語,從古至今都是救死扶傷、守護生命的神聖職業,
人們常常對於醫生這個職業都會心懷敬畏以及尊敬了,沒有人是一輩子不會生病,所以大家都需要醫生的救助
他們是以專業的醫療知識和嚴謹的職業道德,贏得了社會的關注以及包容的。
但是,不知道從何開始,流量開始腐蝕這個本來專業權威的行業,一些醫生嘗試通過互聯網平臺,以“醫生網紅”這一特定有標識的身份傳播醫療知識。
這本是一次創新的嘗試,可以大大提高大衆的醫療意識,也因爲一些博主的“醫生”身份,更容易獲得公衆的信任
但卻有機構、博主看到了這個所謂的“商機”,竟然讓醫生講解一些與自己專業的知識,還有假扮醫生帶貨的,
這逐漸演變成了一場專業與娛樂的混戰。
在各大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上,一些“醫生”通過誇張表演、煽情劇情、甚至擦邊的軟色情內容等網絡手段來吸引粉絲的關注,以此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流量來帶貨。
這種所謂打着傳播知識的做法短期內可能帶來粉絲數量的激增,但卻極大地削弱了醫生的權威性和專業性,
這對於醫療行業是毀滅性的損失,醫生失去了病人的信任,那麼病人將不願意讓醫生治療,那麼醫護關係該何去何從呢?
表姐認爲,醫生的權威應該建立在專業知識和臨牀經驗的基礎上,
而當醫生在鏡頭前過度娛樂化,甚至以低俗內容吸引流量時,這無疑是對醫生職業精神的一種褻瀆。
網上醫療科普的初衷是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公衆的健康素養。
然而,部分網紅醫生爲了追求流量和商業利益,不惜編造劇情、直播帶貨、甚至跨專業科普,這些行爲嚴重偏離了醫療科普的初心。
當醫療科普變成了一場流量的競賽,那些真正致力於傳播科學、嚴謹醫療知識的醫生和內容,反而可能被邊緣化。這種現象不僅損害了醫療科普的公信力,也對公衆的健康認知造成了誤導。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口腔科主治醫師”,這個社交媒體賬號大量發佈與本專業並沒有關係的男性、女性等醫療問題,內容低俗且讓人想入非非
這名網紅醫生,以穿着暴露、言辭也十分露骨的方式來講解一些“隱晦”話題,被網友戲稱爲“黃醫生”。
無獨有偶,這些都是當前網紅醫生亂象的一個縮影。
它們都揭示了部分醫生、醫療行業從事者在流量誘惑下,如何脫離醫德軌道,走向失去醫德。
面對網紅醫生的亂象,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醫生在互聯網時代的角色和責任。
醫生不應僅僅成爲流量的追逐者,而應堅守專業精神,以傳播準確、科學的醫療知識爲己任。
平臺和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醫療科普內容的監管,確保醫生在網絡科普中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同時,醫生自身也應自覺提升職業素養,用嚴謹的態度和負責任的精神爲公衆提供高質量的科普服務。
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健康、有序、專業的互聯網醫療科普生態,讓醫生的白大褂重新煥發出它應有的光彩。
看看大家對於這個事情的看法
瑜伽yh:醫療健康信息的傳播應當以專業性和社會責任爲重,避免任何形式的不恰當行爲,包括擦邊、軟色情等,確保信息的傳播既有益於公衆健康,又符合行業倫理標準。
AND思坊:網紅醫生使用擦邊、軟色情手法吸引關注,違背職業操守,損害行業信任。
sunshine:那些人穿個白大褂就當自己是醫生,啥都敢說啥都敢賣,痘印一抓一大把,偏偏很多人信,老家一親戚就是看了痘印買了一大堆丸子,說可以醫這病那病,我一看,盒子上不要說沒有藥品批號、食品批號,連成分都沒有,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做的,我跟親戚說不要吃,親戚說痘印上醫生說這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