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造成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佈,有提高海拔高度現象和向外擴散的可能,若持續升溫,埃及斑蚊恐跨越北迴歸線「北漂」到臺中以北,讓疫情更難控制。記者黃仲裕/攝影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佈,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散的可能,一旦氣溫持續升高,最令人擔心的埃及斑蚊恐跨越北迴歸線「北漂」到臺中、南投、苗栗、花蓮等縣市;專家指出,除應持續監測,要做好環境管理,不能讓埃及斑蚊有北上立足的機會。

埃及斑蚊 臺中、新北零星捕獲

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接受環境部委託,在全臺監測、記錄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的分佈情形。該中心技術助研究員黃旌集指出,埃及斑蚊目前以嘉義縣布袋鎮或臺南市新營區爲北界,始終無法跨越北迴歸線,但二○二二年在雲林北港、新北板橋車站各捕獲一隻埃及斑蚊,去年也在嘉義縣中埔鄉與臺中新烏日車站內各捕獲一隻埃及斑蚊,當時有點擔心,所幸持續監測後均未再發現。

黃旌集說,這顯示埃及斑蚊可能借由火車、高鐵等人爲活動遷移,但應該還無法在這些發現點存活及繁衍。

白線斑蚊 逾一千五百公尺抓到

不過,黃旌集帶領的研究團隊每季以誘卵桶與誘殺桶進行斑蚊調查,發現過去白線斑蚊全臺都有分佈,且大致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近兩年已有數十個捕獲點都超過一千五百公尺;推估埃及斑蚊可能適合在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與嘉義市存活,過去發現的海拔低於一千公尺,但依據未來升溫走勢推估,可能往北擴散。

黃旌集說,團隊依照升溫不同情境推估,未來氣溫升高攝氏一點五度,埃及斑蚊最北界可能會到臺中市太平區與花蓮縣瑞穗鄉;若升溫二度,北界可能擴及臺中市北屯區與花蓮縣花蓮市,可能分佈區面積約佔臺灣總面積百分之廿五點五;升溫二點五度時,北界可能再擴及臺中市潭子區與花蓮縣花蓮市,分佈面積增至百分之廿八點四;萬一升溫至四點四度最極端的情況,埃及斑蚊分佈北界可能會到苗栗縣竹南鎮及花蓮縣秀林鄉,分佈區面積將增至百分之四十三點三。

棲地移轉 埃及斑蚊叮咬更多人

黃旌集表示,會特別留意埃及斑蚊的棲地移轉動向,是因牠雖與白線斑蚊都能帶有登革熱病毒,但牠的警覺性較高,通常白線斑蚊會一次吸飽血才飛走,埃及斑蚊對周遭動靜較敏感,常吸數次血纔會吸飽、產卵,相較之下,埃及斑蚊會叮咬更多人,傳播疫病的機率與風險比白線斑蚊高出數倍。

臺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表示,這項科學性的調查及推估,有助於因應氣候變遷提高疫病風險的調適作爲,目前埃及斑蚊尚無法傳宗接代、建立族羣,監測應持續進行。

環境部表示,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作爲,這項監測會持續執行。

升溫使登革熱病媒蚊擴散 製表/都會地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