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點亮「上帝的部落」 長老介紹完隔天少一盞

▲▼周教授團隊在「上帝部落」司馬庫斯進行「無藍害照明認養計劃」,不過卻收到來信表示,跟遊客介紹完OLED路燈後,燈泡竟不翼而飛。(圖/翻攝周卓𪸩臉書,下同)

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

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𪸩領軍的OLED照明研究團隊,成功研發無藍害類燭光OLED路燈,不僅天然又護眼,也因燈光柔和,不會吸引趨光性昆蟲,減少對生態、昆蟲的負面影響。團隊也在「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進行「無藍害照明認養計劃」,不過近日卻收到長老來信表示,跟遊客介紹完OLED路燈後,燈泡竟不翼而飛,部落和周卓𪸩教授也呼籲,仍希望「借」走的民衆趕快歸還,若真的十分喜歡,也可向OLED團隊訂購。「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是臺灣最後一個電力到達的部落。當部落有電時,族人一開始在夜晚覺得越亮越好,因此增設不少路燈,但卻發現不少昆蟲死於日光燈下,不僅意外殘害無辜生命,也破壞了生態;如今部落也改用小燈限時關燈,避免光線傷了昆蟲和生態。

周卓𪸩說,照明光源有高、低色溫區別,低色溫光色偏紅,常給人溫暖感覺,若用高色溫、光色偏藍白光照明,長期不僅傷害眼睛,還會吸引趨光性的昆蟲;而類燭光OLED燈光柔和,不會吸引趨光性的昆蟲,進而免於傷害昆蟲,能兼顧部落照明,也可守護生態。2014年耶誕節前夕,清大教授周卓𪸩也在司馬庫斯啓動「無藍害照明認養計劃」,在部落生命樹木雕旁,點亮了首盞無藍害的燭光OLED路燈。計劃預計放置120盞路燈,一盞路燈含連線路、安裝造價約2000元左右,由於成效良好,部落族人也認爲需要換裝無藍害的燭光OLED燈才能避免傷害生態,部落內其他特色景點,也將擴大使用燭光OLED照明,藉此幫助降低山上光害,同時也讓遊客能親身體驗無藍害、柔和的燭光OLED照明。不過,認養計劃還在進行,周卓𪸩卻在23日接到部落長老傳來的消息,「上週六我向遊客解說,他們都非常的驚奇世界之光,結果隔天早上,少了一顆燈泡。」周卓𪸩說,雖目前不打算報警,但仍希望臺灣的遊客要提升水準,不要看到好的就借走不還,若真的喜歡,應該上網採購,或者直接跟部落採買,不要「借」走不還。當地警方也表示,雖未接獲民衆報案,但已到場調查瞭解狀況

無藍害燭光OLED訂購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