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推關鍵礦產供應鏈「去中化」 鋰業巨頭示警:不可行

歐美等西方國家近年來加緊推出、調整戰略,試圖推動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本土化、多元化和「去中國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有「白色石油」之稱的鋰是能源轉型的關鍵金屬。(示意圖/新華社)

有「白色石油」之稱的鋰是能源轉型的關鍵金屬。爲減少在戰略物資上對中國的依賴,歐美等西方國家近年來加緊推出、調整戰略,試圖推動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本土化、多元化和「去中國化」,但有鋰業巨頭警告,這從經濟角度而言並不可行。

據英國《金融時報》17日報導,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美國雅保公司(Albemarle)執行長馬斯特斯(Kent Masters)表示,在北美和歐洲建立供應鏈,從中國「奪回」關鍵礦物控制權的做法對西方國家來說「回報不高」。

「我們正試圖轉向西方,但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價格確實不允許我們這樣做」,報導稱,馬斯特斯還說,美國「絕對」有可能輸掉與中國的鋰競爭。

鋰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金融時報》說,自去年年初以來,由於全球電動汽車銷售放緩、宏觀經濟下滑導致鋰金屬需求減少,供應又持續增長,鋰價已經下跌超過80%。

這讓西方公司更難與成本較低的中國公司進行競爭,包括雅保在內的鋰生產商都縮減了擴張計劃。本月稍早,雅保報告稱,由於鋰價低迷,公司季度虧損11億美元。爲降低成本,這家總部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鋰業巨頭已宣佈裁員6%至7%。

「在當前的價格水準下,新人沒有進入市場的動力」,英國電池原材料顧問公司基準礦業情報機構(BMI)高級分析師梅金森(Adam Megginson)說。美國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貿易和供應鏈分析師蒙蒂克(Oliver Montique)則直言,在鋰供應鏈的構建上,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差距似乎在擴大,而非縮小」。

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的鋰提煉能力佔全球的65%,預計到2040年,中國將生產全球一半以上的鋰供應量。而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此前承諾將「結束美國瘋狂的電動汽車強制令」並廢除《降低通膨法案》,分析師表示,這可能會進一步減緩電動汽車的普及,並壓低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