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推供應鏈本土化 防受制中國

美國擬審視重要供應鏈,以確保不會太過仰賴大陸。圖爲銷售到美國的大陸汽車製造廠。(新華社

繼簽署規模達4000億美元的「買美國貨」(Buy American)計劃後,拜登政府正進一步推進美國供應鏈本土政策。根據外電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近期打算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要求全面檢討美國關鍵物資供應鏈的佈局,以避免過度仰賴包括中國在內等相關競爭者,提供重要技術與原物料。據瞭解,該命令最快可能在幾周內或本月就會發布。

綜合外媒報導,中美間的貿易外交紛爭,使得半導體晶片製造業物品供應鏈短缺問題,已成爲全球關注焦點。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更飽受口罩病毒檢測疫苗製造原料短缺之苦,而這些問題都讓美國政府在應對疫情時顯得左支右絀。

最快可能本月發佈

報導稱,有4名知情人士指出,拜登政府上述的行政命令涉及了政府相關採購的承包商與私人企業,目的是爲了讓美國自身有足夠能力供應一切物資、關鍵技術與原物料,足以對抗新冠肺炎疫情。

根據瞭解,具體作法是,拜登將會簽署一項命令,要求在100天內完成相關供應鏈的審視,除了確定美國本土的製造業者能夠供給國家所需的物資之外,也要確保那些必須由國外進口的必要物資,有更安全與穩定的供應管道

包括一名已看過相關命令草案內容在內的2名知情人士透露,相關計劃涉及了拜登政府多個行政部門,將由諸如白宮國安會美國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商務部等部門落實執行,預料執行時間將長達1年以上。

一名美國官員指出,早在拜登競選總統期間,就已經承諾過要提出相關的政策,而這項行政命令相信會獲得民主共和朝野兩黨支持,最快可能在幾周內就會生效;有另一名知情人士則指出,計劃將於本月生效。不過,白宮發言人目前並未迴應上述的訊息

依照美國法律規定,行政命令由總統簽署後即可生效,不需要經過國會同意;而拜登上任後已經簽署12項行政命令,包括新冠肺炎紓困計劃,以及撤銷美國前總統川普遺留的諸多不合理的政策。

美製造能力恐不足

報導稱,拜登政府的相關舉措,很明顯是爲了振興美國製造業,畢竟製造業佔美國總產值的1/8,更是美國中西部各州民衆的主要工作來源,而這些州的選票向來是民主與共和兩黨的兵家必爭之地。

事實上,美國國務卿林肯此前在聽證會上公開表明,中國是美國未來最大挑戰,也是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爲了面對中國挑戰,也避免關鍵技術受制於中國等競爭對手,如何重振美國本土供應鏈的佈局無疑是拜登政府首要任務,而上個月25日簽署的「買美國貨」行政命令,則是起手式

不過,有不具名的美國資深官員強調,該行政命令並非針對中國而來,目的只是爲了解決美國本土供應鏈短缺問題;該官員也稱,拜登政府也將持續跟相關盟友合作,解決美國供應鏈不足的長久弊病

但也有相關經濟學家就大潑拜登冷水直言,美國國內製造能力根本不足以滿足政府需要;保守派智庫加圖研究所研究員林希柯姆也認爲,拜登政府將會遇到一個經濟現實,即全球供應鏈就只有這麼多而已。而包括加拿大在內的美國重要貿易伙伴,也對拜登政府的「保護主義路線大感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