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一流大學設置美術館歷史悠久 領先亞洲200年

歐美一流大學設立美術館其來有自,其中最負盛名莫過於17世紀成立的英國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取自ashmolean.org/李侑珊臺北傳真)

歐美一流大學設立美術館其來有自,其中最負盛名莫過於17世紀成立的英國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以及19世紀落成的英國劍橋大學費茲威廉博物館,亞洲地區發展大學美術館的起步時間則甚晚,約在20世紀後期相繼成立。

歐美一流大學美術館多屬藝術博物館型態,而全球最早成立的大學博物館爲英國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於1677年由古董藏家伊萊亞斯.阿什莫爾出資打造。隨時間累積,館內收藏米開朗基羅、達文西與畢卡索等名家畫作,也包含現代藝術作品。

建造於1816年的英國劍橋大學費茲威廉博物館同樣也是藝術博物館,館藏有來自古代埃及、希臘、羅馬等藝術品,實用藝術則包括英國和歐洲陶器、玻璃器皿、鐘錶和鎧甲,也收藏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書畫、毛毯及刺繡,且爲推廣藝術教育,更全年無休舉辦講座。

美國方面,則有成立於1882年的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最初設置目的是讓校內師生在接觸藝術品原作的環境下教學。另外,美國哈佛大學哈佛藝術博物則落成於1895年,由3座博物館及4座研究中心組成,藏有來自歐洲、北美洲、北非、中東、南亞、東亞及東南亞等地區從古至今約25萬件藏品。

亞洲地區的大學美術館發展較晚,大多在20世紀後期相繼成立,囊括成立於1999年的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美術收藏可回溯到1887年的創校時期,主要典藏創校百年來的師生作品。早稻田大學則設有會津八一紀念博物館、坪內博士紀念戲劇博物館,大量收藏來自各國藝術品與戲劇影像資料,而後者收藏了4萬7000多張浮世繪,數量勝過大英博物館,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