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啓動陸電動車反補貼調查 德媒:中國電動車確實更優秀

美國、德國都給了新能源汽車提供鉅額補貼,但中國電動車在價格與品質上的確更有競爭力。(圖/新華社)

歐盟委員會以反傾銷爲由,啓動對中國政府給予中國電動車補貼的調查,可能會對中國電動開徵懲罰性關稅,卻遭到德國媒體集體嘲諷,認爲此舉將相對地遭到中國加徵報復性關稅。其實美國、德國都給了新能源汽車提供鉅額補貼,中國電動車雖然價格低20%,但他們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中國電動車確實更優秀,如果加徵懲罰性關稅,受害的將是國內的消費者。

《德國之聲》引述弗萊堡出版的《巴登報》評論稱,歐洲車企確實競爭不過中國電動汽車廠商,但是以反傾銷爲由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卻並非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該評論說,「歐洲車企在電動車領域仍然步履維艱。不久前的慕尼克車展也體現了這一點,來自中國的新技術新產品讓所有人都相形見絀。誠然,北京爲中國電動車產業投入了大量補貼,但是歐洲用懲罰性關稅來保護本土市場卻會是一個錯誤。假如歐盟真的這麼做,那麼北京很可能在中國市場對歐洲企業展開報復,德國車企將會首當其衝,因爲它們最重要的銷售市場依舊是中國。」

《法蘭克福匯報》則評論說,中國電動汽車以便宜20%的價格,僅花了短短5年就佔領了15%的歐洲市場,這背後固然有政府補貼的功勞,但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卻可能在不經意間引發一場歐中貿易戰,本就步履維艱的德國企業到頭來會受到損害。

文章說,基於太陽能產業的前車之鑑,歐盟、美國、印度都採用同樣的手段,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其實歐盟自己也爲電動車行業提供鉅額補貼,而且中國廠商的成功也要歸功於中國的電動車確實更優秀,畢竟中國人比歐洲人更早地投入電動車研發。

文章指出,難道歐盟不應該一視同仁地對美國廠商特斯拉也加以懲罰?這家電動車領軍企業也巧妙地向競爭對手施壓,美國政府顯然也毫不吝嗇於提供補貼。目前,德國汽車業巨頭押注於昂貴的高端電動車型,因爲這些車型能帶來更高的利潤。要是人爲地用關稅把面向普羅大衆的中國電動車售價擡高,到頭來受傷的將會是購買力不那麼強的普通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