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示警:過度依賴中國電池

歐盟示警,2030年前歐盟在鋰電池和燃料電池對中國的依賴,堪比俄烏戰爭前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圖/美聯社

歐盟在文件示警,2030年前歐盟在鋰電池和燃料電池對中國的依賴,堪比俄烏戰爭前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有此前車之鑑,歐盟必須積極採取行動,避免危機重演。

這份爲10月5日歐盟領袖於西班牙格拉納達(Granada)集會所準備文件,將作爲歐盟經濟安全討論的基礎。

歐盟領袖將在會議中討論歐盟執委會的提案,降低歐洲過於倚重大陸的風險,並將風險分散至非洲和拉丁美洲。

報告指出,由於太陽能和風力等再生能源間歇性發電的特性,歐洲需要儲存能源的方法,才能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根據歐盟輪值主席國西班牙準備的報告指出,歐洲對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和電解器的需求將急速躥揚,未來幾年需求將會呈10倍至30倍成長。

雖然歐洲在電解器製造的中間和組裝階段擁有堅強實力,全球市佔率超過50%,但在燃料電池和鋰離子電池依然得倚重中國。

報告指出,若未採行強力措施,2030年前歐盟能源生態系統對中國的依賴,將如同戰爭前對俄國能源的依賴。

歐盟過去倚重俄羅斯供應能源,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嚐到苦頭。根據歐盟執委會數據,俄國入侵烏克蘭的前一年2021年,歐盟40%的天然氣、27%的石油和46%的煤從俄國進口。

歐盟終止大部分的俄國能源採購後,在歐洲引爆能源危機,能源價格一飛沖天、通膨躥揚至紀錄新高點,迫使歐洲央行(ECB)激進升息,而升息抑制經濟成長。

文件指出,歐盟對中國的依賴不只限於燃料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數位科技領域也有同樣的問題。預測顯示,2030年前歐盟對感測器、無人機、資料中心伺服器、儲存設備和數據傳輸網絡的需求將大幅提升。

在2030年前,歐洲對外國的依賴可能嚴重阻礙歐洲迫切需要的工業和服務業生產力提升,和妨礙有助對抗氣候變遷的農業系統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