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系大提琴巨擘 米夏麥斯基來臺巡演

麥斯基 。(圖/記者蘇位榮攝)

記者蘇位榮/臺北報導

「十八歲便贏得柴可夫斯基大賽冠軍天才音樂家」、「兩位大提琴宗師雙料傳人」、「雖曾身處囹圄卻不忘音樂初心」、「歐系大提琴當家臺柱」,大提琴巨擘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帶着他的一雙兒女——鋼琴家莉莉.麥斯基(Lily Maisky)與小提琴薩沙.麥斯基(Sascha Maisky)今天來臺在國家音樂廳攜手演出《麥斯基三重奏》。

1948年出生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米夏.麥斯基,成長於前蘇聯政權統治,經歷動盪政權與不安定的生活,米夏.麥斯基的生命歷程充滿着常人無法想像的故事性與精采。最初他在俄羅斯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學習,十七歲被譽爲「羅斯托波維奇的傳人」,十八歲在莫斯科摘下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當這位耀眼的天才巨星正準備冉冉升起之際,二十二歲的麥斯基被俄羅斯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無預警地下放勞改。一年之後獲釋,二十五歲時移民以色列,他舉世無雙的音樂才華再次展露。次年,米夏.麥斯基前往美國參加大提琴大師皮亞帝戈斯基(Gregor Piatigorsky,1903-1976)的大師班,成爲大師生前的最後一名弟子。

著名的俄羅斯大提琴家指揮家,也是米夏.麥斯基的恩師——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2007)曾贊其爲「年輕一代中最出色的大提琴家之一。他的演奏將詩意、精緻的優雅感與強烈個性和輝煌技巧融爲一體。」

▲ 麥斯基三重奏 。(圖/上善藝術X若水藝術提供)

《麥斯基三重奏—大提琴巨擘米夏麥斯基70歲生日巡演》以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1873-1943)的《G小調第一號三重奏,哀歌》揭開序幕,這首拉赫瑪尼諾夫年輕時的創作,具有相當迷人的色彩。以浪漫的曲調、豐沛的情感,織起滿滿的俄羅斯情懷。以這首曲子作爲音樂會開場,也代表着麥斯基向拉赫瑪尼諾夫這一位堅持創作只爲了「心中所聽到的音樂」,畢生對音樂執着、誠懇的音樂家離世75週年紀念致意。

接着,同樣是俄國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契(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1906-1975)的《E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作品67》,蕭斯塔科維契是蘇聯高壓政局下的一則音樂傳奇,他的生平不停地在國家要求與個人音樂理念中求取平衡。這首受納粹集中營事件震撼所作的曲子,帶着悲泣般的賦格旋律猶太風格,讓人彷彿經歷了戰亂的動盪與對受迫害民族的悲憫與嘆息。

最後,俄羅斯音樂大師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爲緬懷故友所作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50》則盡顯時代下淡淡的哀愁與一股無盡無期的漂泊感。而這首柴科夫斯基唯一的鋼琴三重奏手稿上,記載着一句標題—— “a la Memoire d’un grand artiste”,意即爲「懷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之意。以這一首曲子做爲音樂會的尾聲,也代表着麥斯基對辭世125週年的柴科夫斯基的崇敬;同時更以此曲緬懷這三位俄羅斯音樂大師對其身後世代所帶來的巨大貢獻

《麥斯基三重奏 大提琴巨擘米夏麥斯基70歲生日巡演》

* 演 出 者:

* 大提琴 / 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

* 鋼琴 / 莉莉.麥斯基Lily Maisky

* 小提琴 / 薩沙.麥斯基 Sascha Maisky

* 演出曲目

* 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第一號三重奏〈哀歌〉 Rachmaninoff:Trio Elégiaque No.1 in G minor

* 蕭斯塔科維契:E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作品67 Shostakovich : Piano Trio No.2 in E minor Op.67

* 柴科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50 Tchaikovsky : Piano Trio in A minor Op.50

* 演出時間:2018年10月11日(週四)19:30

*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 臺北市中正中山南路21-1號

* 售票系統兩廳院售票系統 / (02)3393-9888

* 主辦單位:上善藝術 (02) 2568-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