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全國最奇葩的各地特產,網友稱“再帶這些特產就絕交!”

老北京豆汁

老北京豆汁

豆汁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根據文字記載有300年的歷史。豆汁是以綠豆爲原料,將澱粉濾出製作粉條等食品後的剩餘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豆汁兒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期就已在北京地區盛行,而豆汁成爲宮廷飲料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事情。

寧化老鼠幹

寧化老鼠幹

寧化老鼠幹又稱田鼠幹,是福建汀州府著名的客家小吃。閩西八大幹菜之一。田鼠屬哺乳綱倉鼠科,毛色一般爲暗灰褐色,有的呈沙黃色,以稻穀爲食。晚稻黃熟期·咬稻穗貯洞穴,常于山腳田邊草叢,挖掘隱蔽小徑,對農作物爲害甚大。寧化屬山區農業縣,故田鼠甚多,人們爲了保護莊稼而捕捉田鼠,然後將田鼠製成寧化田鼠幹。

閩南雞仔胎

閩南雞仔胎

雞仔胎爲閩南小吃的一種,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及周邊一帶羣衆,每年秋涼以後,多有食用雞仔胎,滋補身體的習慣。雞仔胎就是小雞在被孵化的過程中還沒有成形的時候,只有一個雛形。雞仔胎是經過孵化,但又未能孵出小雞的雞蛋,與其他地區俗稱毛蛋,旺蛋不同,雞仔胎爲活胎而毛雞蛋爲死胎。雞蛋內的胚胎已經發育,剝開蛋殼,能看到小雞的雛形,細軟的絨毛,甚至還可以看到雞骨頭。要選用自然孵化的活雞仔胎。死胎的千萬不可食用。

福建流蜞

福建流蜞

流蜞,又名瀏蜞、禾蟲,福州近郊洲田早稻收割後烈日時雨,斥鹵上蒸,稻根潰爛,生五色蟲。我縣夏秋間逢朔望大潮,近江被水淹及水田或河下江舊車船道水域也比較多見。狀如蜈蚣,兩頭皆尖,扁小多足。漉取和以姜、蔥油煎幹,俗稱“流蜞幹”,貯於瓶罐久存百天不敗。用之下酒,別具風味。清嘉慶間江田人樑芷林在翰苑期間最嗜此味,有詠流蜞詩云:“流蜞風味少人知,水稻箐英土脈滋。夢到鄉關六月景,千畦潮退雨來時。”

貴州牛糞火鍋

貴州牛糞火鍋

牛糞火鍋(cow-dung hotpot)是貴州省黔東南和廣西西南地區的苗族美食,也叫牛癟火鍋,爲貴州黔東南地區待客上品,有健胃助消化的功效。火鍋底料在未煮之前,聞着有股淡淡的腐草味,隨後將牛肉牛雜倒入火鍋中,就像重慶人吃湯鍋一樣,但是在煮的時候有一點牛糞味。吃起有一股藥味還有一點苦。雖然可以自己調製蘸碟,但還是壓不住那個味,湯底裡加入了石菖蒲和藿香川芎等香料,會越吃越香。

福建安海土筍凍

福建安海土筍凍

安海土筍凍是福建省傳統的小吃。不但滋味濃厚甘美,而且還有非常獨到的健保療病功效,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永春醋、甜辣醬、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蘿蔔絲、辣椒絲、番茄片。

寧都牛卵坨

寧都牛卵坨

牛卵坨是木通科的一種藤本野果,學名鈍藥野木瓜。分佈於中國南部、長江流域。由於它的果實形似牛的生殖器,在湖南和江西等地叫做“牛卵坨”,福建地區也叫做“嗱”(音譯)。牛卵坨的俗名有麻藤果子、牛卵坨、牛腰子果、麻藤包、黃臘瓜、黃狗腎、哪瓜、拿子、短藥野木瓜、香蜜果、八月瓜、八月炸、野香蕉、青蕉蜜瓜等。

貴州便便魚

貴州便便魚

便便魚是一種被戲稱爲“吃大便長大的魚”。在黔東南地區,一些村寨房屋建在水池或池塘邊上,沒有廁所,人或家禽就在水塘板子上方便,水裡的魚被養的又肥又大,因而被戲稱爲“便便魚”。但大家似乎並不介意,反而以“吃大便長大的魚”大打招牌。其實“便便魚”只是一種調侃,糞便實際是施肥用的,它提供給浮游生物養料,而魚則靠吃這些浮游生物長大。

血蚶

血蚶

血蚶(xuè hān),學名“泥蚶”。海南人就稱它爲血蚶,廣府人稱它爲“螄蚶”,潮汕地區的人們則習慣單稱爲“蚶”。蚶屬於軟體動物的“瓣鰓類”,它的介殼形狀,作心臟形,兩殼質厚而隆起,左右同形,表面有壟溝,如瓦屋棱,約有三四十條,均由殼嘴而散射。肉柱紫赤色,多血,味極鮮美,嗜好之者,把它視作廉價的補品,下酒的佳餚。因其汁水如血色,故名;又往往因其殼色白如雪,常訛爲「雪蚶」。銀蚶當屬毛蚶同類,唯體型大小有別,較一元硬幣稍小。口感上,銀蚶要比毛蚶更鮮、更嫩,也更難調理。銀蚶是價格很高的經濟作物,對水質的要求相當高,現在許多地方都是築塘引水養殖,比毛蚶要乾淨許多。銀蚶個小殼薄,絕對不是小毛蚶,毛蚶殼上有毛,銀蚶沒有。

內蒙奶酪

內蒙奶酪

奶酪,俗稱“酪蛋子”。將分離出酥油的酸奶,經微火煮熬後裝入布袋,擠出酸水,成碎塊狀晾乾即爲奶酪,質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衆喜愛的奶食品之一。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幾塊奶酪,以防不測,備以充飢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