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觀光 桃園新屋農博園區招標啓動

桃園市農業博覽會2019年展期結束後,原場地轉型爲新屋農博環境教育園區,爲活化場地利用,市府公開招商,盼引進民間資源,打造多元環教場域。(桃市府低碳暨環教中心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桃市府自2017年起連3年在新屋區舉辦桃園農業博覽會,2019年展期結束後,原場地轉型爲新屋農博環境教育園區。不過近年參訪人數不甚理想,爲活化園區土地利用,市府辦理增改修建營運移轉ROT案,公開招商起跑,盼透過引入民間資源,將園區打造成多元主題環教場域。

新屋農博環境教育園區自農博結束後,保留綠色方舟館、好客食堂、鼓勵好室、無代合願、奇幻漂流、碳索生活館、森活溫室與指揮中心等8處館舍,及原有造景和服務性設施,並設有園區導覽、DIY體驗、兒童遊園與免費露營等服務,據統計,2020年起平均每年入園人數約11萬人。

爲活化園區利用,市府辦理ROT招商,環保局已公告上網招標,公告60天后申請截止,日後園區仍須以環境教育爲主軸,優化餐飲、休憩、零售與露營住宿等服務,契約期間含整建爲25年,固定權利金每年50萬元,變動權利金視實際營收而定。

環保局提到營運要求,園內碳索生活館須維持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將環教推廣整合地方資源,例如設置旅遊諮詢站、協助機關行銷環境教育、結合周邊生態與景點規畫綠色套裝行程、辦理與地方人文生態有關的整合性大型活動等,盼將園區打造成兼具社區參與、農事與環境保育、文化導覽等多元環教場域。

桃市府低碳暨環教中心主任黃世昌說明,此案採ROT模式招商,業者可能收取門票營運,是否收費或如何收費,將規畫於投資計劃書內,屆時整修工程預計3年內完成,後續再收取權利金。此外,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的衛星場館,將設在園內無代合願館,另將於議約時與廠商協商,工程期間是否開放部分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