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原農場新園區啓動 延續原民部落農作文化

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爲進行友善生態環境耕作,以發展桃園市原住民族的特色農業,18日於示範區舉辦新園區開幕活動。圖/原民局提供

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原民局)爲讓遷居本市的原住民族人,能延續移居世代的部落農作文化,進行友善生態環境耕作,以發展桃園市原住民族的特色農業,自108年10月14日開幕以來,迄今已有豐碩栽種成果。

爲了讓更多原住民能投入農耕活動,原民局擴大耕作面積,由之前的1.3公頃再增加1.78公頃,總耕作單位也由83個單位再增加164個單位,今年4月峻工,並招募90餘名新農友,18日於示範區舉辦新園區開幕活動。

桃園市原住民傳統農耕示範園區可稱爲「桃原農場」,位於桃園市平鎮區、龍潭區中興路九龍段交界,經原民局與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石門管理處承租,規畫爲原住民族傳統農耕示範區,供原住民租用耕作,深受都會區族人喜愛與期待。

原民局表示,當天除了農友演出,還有邀請阿美族金曲歌手以莉高露獻唱,由族人頭目祈福且進行啓用儀式後,宣佈新園區正式啓動。

由來賓現場栽種紀念作物植物後,讓新園區開始營運,另外還提供原民特色料理,提供民衆品嚐園區蔬果經由料理後的豐盛美味。

在新的年度,原民局將逐步滾動式規畫融入食農教育、體驗、產銷等內容,兼具「覆育、教育、商育」,爲延續移居世代的部落農作文化,並持續鼓勵該市族人承租耕地從事原民原生作物栽種,並傳承原民農耕文化。原民局期望未來透過友善耕作、有機農業、休閒農業及體驗活動的健康樂活場域,共同打造結合生活、生產與生態價值原民特色農園,以實現原民傳統農耕文化與環境教育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