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安全帶的設計和保養

一、爲什麼需要安全帶

登山運動的初期是沒有安全帶的,攀爬者將繩子系在腰間,保護者也是通過腰際增大摩擦來實施保護的。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肋骨會因爲受力增加而產生劇烈的疼痛感,並且這種疼痛不會因爲攀登的結束而終止,而是會在攀登結束後持續一段時間。但是更糟糕的是如果在攀登中發生了衝墜,那麼後果是致命的。衝墜力達到3.7KN,這隻屬於一次中等強度的衝墜,但是隻要發生這種衝墜,幾分鐘後攀登者就會因爲腰部受到巨大拉力而失去知覺甚至死亡。所以設計安全帶有兩個終極目的:承受衝墜力和分散拉力。

二、安全帶的設計

如今攀登者都會使用安全帶進行攀爬,安全帶已經成爲攀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一般安全帶都包含如下設計:加厚加寬的腰部襯墊、腿環、保護環裝備環。有了這些設計後,無論是下降、衝墜還是掛在巖壁上進行其他操作,都會更加舒適和安全。現在安全帶也進行了細化專門用於競技攀登、大巖壁攀登或者是專門登山的,但是一條真正的優質安全帶會涵蓋這些需求。

安全帶的設計

安全帶有兩種最基本的設計:全身式安全帶和坐式安全帶。全身式安全帶受力時,受力方向垂直於地面,豎直向上,可以將拉力均勻的分散到腿、胸、背。這是它的優點,它的缺點是如果衝墜過於猛烈,它會不斷地轉動,使攀爬者眩暈而且有可能會使脖子受傷。全身式安全帶因爲價格昂貴、穿脫不方便等缺點已逐漸退出攀巖登山舞臺,而運用在工業或者是拓展活動中。現在坐式安全帶的應用趨於廣泛,因爲坐式安全帶配上胸式安全帶就可以達到全身式安全帶的效果,胸式安全帶又可以使用長扁帶代替。如果是在登山過程中,揹包的兩根揹帶也可以代替長扁帶的功能。

坐式安全帶也有兩種設計:一種叫“尿布式”(從兩腿間穿過最後與腰帶連接),另一叫“Swami”。

爲了讓兩個腿環能夠起作用,穿尿布式安全帶要從兩腿間將帶子提起和腰帶相連,現在這種安全帶逐漸從歐美市場消失。原因一:在巖壁上掛着時,這種安全帶很不舒適;原因二:沒有保護環,需要額外加鐵鎖;原因三:受力集中,不能很好的分散拉力;原因四:受力點分散,衝墜時,對腿和腰會產生傷害。現在這種樣式的安全帶做了一些改良,專門用在登山中。

Swami式是現在市場中最流行的安全帶設計。1967年由Trailwise設計,一年後由Forrest推出,雖後來經過多次改進,但安全帶最核心的設計依然沒有改變。購買安全帶時,腰帶設計應該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畢竟上百次的衝墜對腰部會產生很的拉力。一款好的Swami式安全帶,腰帶的背部大都設計8-11釐米寬,腰帶的前部4-5釐米寬,這樣能夠給攀登或休息提供最大程度的舒適和安全。腰帶的背部不是越寬越好,事實上背部8釐米寬,但是設計良好,遠比背部13釐米寬,但設計糟糕的安全帶更能起到保護腰部的效果。

三、腿環的選擇

腿環可以分爲不可調節式、半調節式與完全調節式三種。安全帶背面與腿環都用一種帶彈性的材料進行了連接。不可調節式設計簡潔、質量輕便,適合競技攀登。現在更多的人喜歡可調節式的安全帶。半調節式安全帶的調節範圍在8釐米左右,儘管穿戴時有些費勁,但是穿整齊後會感覺非常舒服,而且便於行動,它適合絕大多數人。完全調節式可調節範圍大約在15釐米甚至更多,所以一年中任何時間都能滿足你的需要,而且不需考慮穿着。好的可調節式安全帶穿戴也是很舒適的,缺點是有一點重。

腿環

無論選擇哪一種款式,腿環的寬度在6—8釐米是最舒適的,尤其是體重較大的攀登者。寬度小於5釐米的腿環在長時間的攀爬後,會使攀登者感到腿環細得像一根電線一樣,很不舒服。安全帶的平均重量在85—310克之間,差別不是很大,除非你是進行極限攀登,否則安全帶的重量穿在身上是感覺不出來的。

四、材料與結構

部分的安全帶製造商都使用大約3釐米寬的扁帶做承重部分——用較寬的扁帶來分散壓力是一種廉價的做法,因爲減少了製作工藝的流程,但是這樣會使腹部感覺非常不舒服,所以一些製造商在後面使用寬的扁帶,在前面用細的。

第一代有襯墊的安全帶要麼就是把一堆布縫入扁帶裡面,要麼就是把泡沫塑料填入管狀扁帶中。儘管這兩種製造技術仍在使用,但是僅限用於製造最簡單的安全帶。

目前安全帶製造工藝的標準就是用成型塑料。這就需要用布將泡沫塑料壓在兩面,用鑄模將這個三明治樣的東西進行切割,然後用電腦控制的縫紉機將這些東西縫合起來。這個製作方法使得四周非常密合。一些製造商會更改某幾處泡沫塑料的厚度或是用熱鑄模的方法在泡沫塑料上做些氣孔出來,讓空氣更好地流通。

絕大多數用碾壓法做出的安全帶,其塑料的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安全帶的舒適性耐久性和價格。從邊緣上擠壓安全帶——軟的部分不能均勻地分散壓力並很快就會被損壞。好一點的安全帶使用的是更硬一點並且更加耐擠壓的泡沫塑料。

安全帶上磨損最多的地方就是繩子通過的路徑——就是你打結的那個環,這些地方通常會另外用材料加厚,好一點的安全帶使用很結實的布或是雙層扁帶。

安全帶的外部,特別是腿環的底部,同樣也很容易磨損,所以一些設計在外部使用杜邦面料或是飛行服面料來代替普通的揹包用面料來延長安全帶的使用壽命。而且這些質地平滑的材料會減少對裸露在外的大腿的摩擦。絕大多數碾壓制成的安全帶在製作完畢後,還要在邊緣再鑲上扁帶組織,這導致穿着更加不舒服。最好的解決方法(也可能是最貴的)就是在內部縫合,保證與皮膚接觸的部分是光滑的。

安全帶的內襯應該是柔軟而舒適的,即使是被汗水而浸溼。毛絨襯底雖然非常柔軟,但是這種材料在被汗溼後不容易很快乾燥,而且容易結冰

結構

五、安全帶的穿着

如今,市場上絕大多數安全帶在穿着時,最後通過承重環時需要返扣。但是現在有一種釦環設計已經省略了這多餘的一步。這種設計特點就是無論穿安全帶還是脫安全帶,釦環永遠是返扣的,只需鬆開它或是拉緊它。

釦環大致有鋁製鋼製兩種,無論是哪一種,只要通過了CE認證,質量就不會出問題,電影《終極天險》里扣環撕裂的景象是不會在現實的攀登中發生的。假設一個100KG的人衝墜20米,衝墜係數爲1.5,那麼分散到釦環的拉力也僅僅是7KN,而釦環的標準承重是10KN。

六、安全帶的保養

很多登山者穿着的安全帶都是褪色的,年代久遠的樣子。雖然年代的長短對尼龍強度的影響很小,但是行業對安全帶的使用年限還是有一定的評判標準:如果使用頻率中等,一般安全帶的壽命是兩到三年;如果使用頻率較低,那麼一般年限是五年。另外規定安全帶在一次嚴重的衝墜後必須捨棄,因爲內部發生了破壞而外表卻看不出來。另外嚴重的磨損或接合處裂開或者是釦環破裂,甚至扁帶組織褪色,都應該更換你的安全帶。那麼是不是一條使用年齡超過七年的安全帶就一無用處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說頂繩攀登,因爲沒有衝墜所以是可以使用的。

安全帶的最大殺手是酸性溶液。因爲它會極大的傷害尼龍,而你卻看不出來。所以不要將你的裝備長時間放在汽車的後背箱裡

很多關於安全帶的事故都來自沒有返扣,當然返扣的長度要超過8釐米,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安全。要保證穿着安全帶不犯錯誤,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不要在穿着安全帶時進行交談,另外無論任何時候都要進行互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