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小品/跑步第十年 馬拉鬆教會我的事

真的是考驗十足、全憑實力的一場比賽(2023.3臺北國道馬拉松)

跑步十年,因爲沒有追求馬數,因此累計至今只有22場。而今年也只跑了一場《臺北國道馬拉松》,卻是內心考驗最深刻的一場馬拉松。來回同樣的路線跑兩次,超乎想像的虐心,還好有把過去馬拉松教會我的事全給用上,在烈陽烘烤下沒有放棄,最後不僅以3小時44分順利完賽,跑出自己應有的水準,還把PB(Personal Best )往前推進了一分鐘。

今年(2023)對我來說,是個變動很大的一年。因爲我從職場這個工作的馬拉松退了下來,暫時迴歸家庭照顧生病的父母,改成跑另一條《長照》的馬拉松。不僅體力上需要調適,心境上也需要調適,因爲它是一條超過42.195的馬拉松,暫時看不到終點,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跑)。今年對我來說,也是個跑步相對較辛苦的一年。因爲下半年經歷受傷及開刀,9月底才慢慢恢復跑步,身體還在調整適應中。而面對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臺北馬),加上照顧及家務事的身心負荷,該如何跑?完全考驗着自己的智慧。我們總是在經歷過一些事之後,纔會學會什麼。智慧得靠在生活中慢慢累積,也可以透過跑步被啓發,跑了十年的我至少是這樣覺得。接着就來分享一下,這位老師在2023年又教會我哪些事。

借取別人的經驗,因爲你的路別人也跑過(2018.11大阪馬拉松)

你的馬拉松像什麼?

踏進馬拉松的世界後發現,馬拉松像是一把尺。這把尺叫「比較」,跟自己比,總是追求PB(Personal Best),跟PB過不去。跟別人比,又跟自己過不去。跑步成了另一個競技埸,跑步不難,難的是想要較勁的心,常常忘了自己跑步的初心。這把尺叫「拿捏」,什麼時候該快,什麼時候又該慢;什麼時候該跑,什麼時候又該停下來休息。除了參考別人的經驗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得下場去跑出經驗,才能在快和慢、動和靜之間找到平衡。跑步這麼多年,才發現要跑的好、跑的長久、跑的快樂,處處都需要智慧!

不是每一場馬拉松都要追成績(2021.12臺北馬拉松)

跑一場屬於自己的馬拉松

最近人工智慧(AI)很紅,然而對我而言,人工智慧沒有那麼迫切,我更需要的是「人生智慧」。如果職場是一場場的馬拉松,工作一年好比跑完一場。那麼,今年我已經完成了25場馬拉松。雖然不是每一場都表現的很好,還好有幾場表現算是可以記錄下來的那種精彩。如今,剛好因爲照顧家人而揮別職場賽道,除了短暫休息,我想之後不會再有朝九晚五的馬拉松了。接下來迎接我的跑場,不爲別人,只爲自己而跑。

每個人生都有一個專屬的號碼布,等着你去寫故事(/2023渣打臺北馬拉松)

跑步持續進步的關鍵是什麼?那就是不受傷

日本最強市民跑者川內優輝,是我最欣賞的馬拉松跑者之一。經常有小學生問他:「怎麼做才能愈跑愈快?」他的回答是:「不受傷且愉快地持續練習。」其實,人們無法持續習的原因很多,從心理層面到跑步受傷都是原因。然而,當我們在面臨這些狀況時,如何自我調整讓自己持續跑下去,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這也是川內優輝<厲害的地方。我很認同川內優輝的跑步哲學,這十年來能夠一直進步,也是因爲沒有太多的受傷,才能持續性的跑步和訓練;不被受傷所幹擾(身體)及困擾(心理),也才能讓跑步的愉快體驗一直累積,一直持續下去!

不受傷才能盡情的享受每一場賽事(2014~2023渣打臺北馬拉松)

什麼視角的馬拉松是最美的

對日本初次的印象,是2007年第一次去日本《上野公園》賞櫻花,然後在2011年第二次旅遊日本,在北海道留下美麗的回憶。只是這兩次都只是旅遊沒有跑步。相隔5年後,因爲幸運抽中了2016年的《東京馬拉松》,再度踏上日本。不同的是,這一次是爲了馬拉松而來,比賽後則規劃了旅遊行程。這樣又有跑步又有旅遊的搭配非常特別,也讓我從此愛上一邊跑步一邊旅遊,開啓用雙腳探索城市的「跑旅」。而這樣的馬拉松既有運動、又可以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又有美食、又有探險,對我來說是最美的視角。

跟着馬拉松去旅行(2018.10金澤馬拉松)

不要放棄希望,因爲它是無窮的

最近很多身邊的跑友都因爲受傷而大受困擾,甚至有些人還興起放棄的念頭,從此不想要再跑步。而發生在我身上的困擾,則是月跑量已經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半以上,居然在今年5月第一次左腳足底筋膜炎。加上8月住院開刀後休跑了一個月,重新練跑卻怎麼也跑不起來,有一段時間對跑步產生了很大的失望。 馬丁。路德。金曾經說過:「我們可以接受失望,因爲它是有限的,但我們永遠不能放棄希望,因爲它是無窮的。」人生不會一直都是順風順水,也不會一直都是狂風暴雨。當我們踫到這些令人困擾的事,會失望、會想放棄都是正常的,人可以失望、可以失意,但千萬不要失志。不要一直想着壞事,試着想一下帶着一點希望的事,或許情況就會有所不同了。」

跑步讓我學會正念想法自我催眠(2018.11田中馬拉松)

我們都是在搖擺不定中繼續前進

想要出門跑步、還是今天休息一天,想要努力、還是偷懶一下,想要進步、還是這樣就好。在跑步的過程中總是充滿着遙擺不定的心情。大迫傑在《決戰前:大迫傑東奧訓練紀事》中提到:「我覺得搖擺不定也沒關係。失敗也無所謂。你選擇的路不可能每一條都正確,因爲人一定會碰到失敗啊!我今後的日子也會持續搖擺不定。」這句話講的真好。其實在我們的工作及生活中,也經常上演這樣的劇情。我覺得搖擺不定是人性,最重要的是在搖擺不定的情況下我們仍然選擇前進。跑步即使只是一點小小的進步都是值得高興的事,因爲有前進代表是有進展的。不管是跑步還是你的人生。期許我們都能在搖擺不定中繼續向前。

人生總是在遙擺不定中前行(2023.2觀音山愛心圖形團練)

想快就快,想不快就不快,這才叫帥

我常常跟身邊的朋友分享,跑步了一段時間,如果想要跑的更愉快,想要輕鬆的跑完一場42.195的馬拉松,那麼心肺、肌力、肌耐力、速度都要有所進步,不能一直原地踏步。原因無他,就是讓自己變強。而變強的目的不是爲了追PB,而是可以更快樂、更輕鬆寫意的享受每一次的42.195公里。更重要的是變強之後,你就可以在限時7個小時的馬拉松中輕鬆完賽。想快就快,想停下來拍照、想多吃一點補給,或者想和沿途加油的民衆來個擊掌,或者駐足一下欣賞個表演(國外馬福利),都可以隨心所欲。你也可以比較沒有壓力的跑一場限時6小時(如京都馬、富士山河口湖馬),或者是5個半小時(如臺北馬)的馬拉松。更可以進一步跑更高難度的比賽,例如5個小時的首爾馬、4個小時的國道馬。只要讓自己變強,任何一場賽事都可以參加,想怎麼跑就怎麼跑。在攝影鏡頭前也不用事前做表情管理,每一張照片都會很帥,一路上都會很帥。

(希望每一場馬拉松都能夠駕馭,都能夠隨心所欲的跑)

在一些小事上當個英雄今年是第二次參加公益路跑,擔任星兒的陪跑員。陪跑距離三公里,雖然對於已經跑過馬拉松的我是個很短的距離,但是對於大部份的星兒及家長來說,卻是他們人生一段很長的距離,長的並不是3公里這個數字,而是從一開始接受到最後實際跨出來的那一步距離。原來在跑步這條路上可以幫助到人,做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也可以助人爲樂。原來在我們這些馬拉松跑者眼中微不足道的三公里,卻是星兒過去遙不可及的距離。有人問我:「當星兒的陪跑員需要很會跑嗎?」我的回答是:「你不用很會跑,只要需要陪伴就好。」一起來當陪跑員,一起在一些小事上當個英雄。

透過跑步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2023.11渣打臺北馬拉松)

感謝馬拉松,每一年都讓我有新的領悟,持續教會我這麼多事。期許自己在跑步這條路上繼續修煉,把跑步、工作和生活,都能平衡的很好,跑的健康、跑的快樂、跑的更自在。

跑出你喜歡的樣子(2023.2觀音山愛心圖形團練)

#跑跑康手醬#康手的跑步日常#康手愛RuN跑#青春無敵94愛跑團#妹子陪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