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水廢耕地 成永續典範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生態保育有成,卻面臨光電場進駐衝擊。(本報資料照片)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原爲農田,因地層下陷與颱風侵襲泡在海水中成爲廢耕地,經農委會林務局11年經營,已成爲臺灣西南沿海重要的生態熱點,更是地層下陷區域從劣勢翻轉爲優勢的首例,有必要延續發展,打造廢耕地活化示範區。
成龍溼地自2009年起,由林務局以「生態休耕」方式保留溼地,並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進行「成龍溼地社區學習參與計劃」,每年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邀請國際藝術家與居民共同創作,成功覆育生態豐富的成龍溼地,還獲選2018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成龍溼地前年7月由暫定溼地升格爲地方級重要溼地,爲了永續保護雲林海岸生態地景,雲林縣政府去年底完成「成龍溼地保育利用計劃草案」,並上網公開展覽,希望藉由廣徵民意讓計劃更爲完善。
不過成龍溼地最近面臨光電場開發衝擊,成龍村民表示,目前施工中的光電場,是設在魚塭區內,有其合法性,希望相關單位確實把關,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至最低,但最擔心的是未來光電場大量進駐。
村民之所以有光電場大量進駐的危機感,主要是光電場向農民租地,每分地約4萬元,但林務局以生態休耕補貼租用農地,進行溼地生態保育,每分地僅5500元,已有部分地主與光電場簽約出租土地,讓成龍溼地未來發展出現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