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好“鑰匙”,打開“心鎖”(一線行走)

張曼曼

面對性格不同、經歷各異的孩子們,我們要善於觀察、樂於溝通、不厭其煩,才能因人而異地配出不同的解題“鑰匙”

第一次來到小凌(化名)家時,作爲青少年事務社工的我着實有些吃驚——小屋昏暗潮溼,傢俱破舊,牆壁發黴,牆皮大面積脫落。小凌用厚厚的長髮遮住自己的臉,交流過程中,我甚至沒能看清她的臉。

小凌年幼時,母親早逝,父親常年在外,她中斷了學業,和年邁的爺爺相依爲命。特殊的成長經歷讓小凌非常自卑,她幾乎不與人交流,經常把自己關在那間昏暗的小屋裡。

第一次走訪雖然不太順利,但也有收穫——臨走時,我瞟到小凌房門口有個外賣袋,袋子裡裝着一杯奶茶。這讓我意識到,儘管小凌將自己封閉起來,但也和青春期的女孩們一樣,有她們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和愛好。

隨後的走訪中,我總會給小凌帶去她喜歡的那款奶茶。敲響房門、遞過奶茶,這成爲我們之間默契的溝通方式。漸漸地,小凌不再排斥我,慢慢熟悉後,我正式向她介紹“追光小屋”。

“追光小屋”是上海市爲民辦實事項目,專爲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提供居室微改造服務。我與小凌多次溝通房屋改造方案,根據她的需求,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設計定製舒適的大牀,還爲愛畫畫的小凌預留了明亮的繪畫空間。隨着改造的進行,小凌悄然地發生着變化,她開始主動與我們聊天、說想法,滿眼都是歡喜。

房屋改造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我鼓勵小凌恢復學業,帶着她瞭解不同的學校,結合她的興趣愛好,確定專業方向。後來,小凌順利考進了一家職業學校,露出陽光可愛的笑臉。

在學會製作甜品後,小凌親手製作了一份甜品作爲禮物送給我。當品嚐這份特殊禮物的時候,我突然想起第一次把奶茶遞給她的那個下午,淚水不禁模糊了眼睛。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不能“大水漫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面對性格不同、經歷各異的孩子們,我們要提升本領,善於觀察、樂於溝通、不厭其煩,才能因人而異地配出不同的解題“鑰匙”,打開他們的“心鎖”。

(作者爲上海市青少年事務社工,本報記者曹玲娟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4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