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實踐路徑

原標題:培養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實踐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大學生作爲國家發展的未來和中堅力量,培養其國家安全意識,是有效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內容。高校作爲育人主陣地,重視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養的教育,是高校實現育人目標的內在要求。大學生只有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其內涵和精神實質,將國家安全意識轉化爲自覺行動,才能具備在新時代認識和應對國家安全問題的能力,堪當時代大任。因此,積極探索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培養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國家安全意識教育效果

國家安全師資隊伍的水平與質量決定了高校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成敗。從現實來看,應以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爲宏觀指導、以《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爲具體遵循,充分結合高校自身辦學特色,因校制宜,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師資力量,建成一支高質量、高水平、高素質的多元交叉化國家安全教育教師隊伍。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其一,基於我國現有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師資不足的現實,在充實師資隊伍的過程中,高校可以採用專任教師和行業教師相結合的方式,吸收從事國家安全工作的相關人員參與其中,以增強教學內容的豐富與實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育的現實性;其二,基於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相關內容與思政課之間有較強的關聯性,思政教師也是開展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主體。因此,高校應加強思政教師對於國家安全知識的理論學習,對思政教師開展較爲系統全面的國家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其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爲開展高質量的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其三,提高專門從事國家安全教育的相關學科教師的政治敏銳性,保證其在開展國家安全意識教育過程中傳達正確的國家安全觀和國際義利觀;其四,國家安全意識教育貫穿於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各方面。高校輔導員作爲負責管理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教輔人員,對學生的影響更爲直接,也應加強對輔導員進行國家安全知識的培訓,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對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培養產生積極作用。

完善教材內容,激發學生國家安全意識

維護國家安全的緊迫性在日益增強,與國家安全教育相關的內容在不斷地變化和更新,使得高校有關國家安全教育的教材內容與之存在一定的脫鉤現象。因此,完善與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相關的教材內容勢在必行。

合理選用教材內容。教材是大學生學習國家安全知識的重要來源,高校應合理選用教材,保證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效性。例如,針對國家安全知識的新增,及時動態更新教材內容;針對不同學科專業教材,選擇契合性較強的內容。

適當使用專業教材。不管是在思政課教材中,還是在其他學科專業教材中,有關國家安全教育內容的呈現都帶有零散性、基礎性等特點。國家安全教育專業教材的編制具有知識邏輯性,作爲課堂的輔助教材使用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框架,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對國家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

合理增加國家安全教育內容在思政教材的內容佔比,以提高思政教師對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視,進一步激發或培養學生國家安全意識。

開展多樣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各高校作爲培養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主陣地,在開展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應該發揮實踐活動的積極作用,將教育活動由課堂延伸到實踐中去,使得國家安全意識教育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聯繫起來,在具體實踐中提高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效果。教師可以“牢固樹立和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等爲主題,鼓勵大學生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從中瞭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高校可以邀請專家和國家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來校開展專題講座,爲大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與平臺,拓寬關於國家安全知識的範圍,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國家安全成就展、徵集國家安全主題視頻、定期開展安全演練、觀看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影片、進行時事熱點討論等形式,在實踐中真切感受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增進對國家安全的理解,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生的責任感和國家安全意識。

拓寬國家安全知識學習渠道,提高內容獲取的便利性

教師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國家安全知識興趣。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國家安全知識的積極性。例如,利用線下教學向學生解釋什麼是國家安全、加強國家安全的意義是什麼等概念性知識,利用線上教學向學生展示保護國家安全的措施、破壞國家安全的危害等知識,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引導學生自覺成爲國家安全的維護者。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與平臺,培養學生學習國家安全知識的激情。例如,利用好“中國大學生在線”等網絡平臺,推出面向全國高校師生“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資源,利用好相關平臺製作的國家安全微電影、各高校錄製的國家安全微課等線上資源進行國家安全的教育與宣傳,使“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意識入腦入心;建立和完善既有利於大學生對國家安全知識的情境式掌握,又促進國家安全教育氛圍形成的國家安全教育網絡平臺,並且在平臺建設過程中,積極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其中,以便從不同主體視角出發,統籌考慮各主體的使用需求,搭建出契合性更高的國家安全教育的新平臺。創新載體與形式內容,增強國家安全教育效果。例如,教師可通過微信公衆號等平臺共享國家安全教育相關視頻課程,並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訓練,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及時反饋解決問題;通過互聯網對學生進行情境實操訓練,使大學生進一步理解開展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

(胡曉,作者單位: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