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小班小校」害孩子沒競爭力 議員盼南投教育處提對策

南投縣議員簡千翔認爲,小校學生缺乏同儕刺激,成績幾乎都在後段班,「小校的產生,其實是害了那個孩子」。(楊靜茹攝)

南投縣議會定期會第4審查會上,南投縣議員簡千翔、陳宜君關心縣內小校教育狀況。簡千翔認爲,孩子成長過程缺乏同儕刺激,小校的學生成績幾乎都在後段班,「小校的產生,其實是害了那個孩子」。陳宜君也認爲,若沒有同班同學怎麼學習人際相處、批判思考及認識自己的優勢?希望縣府提出對策。

簡千翔表示,全縣50人以下的國小有66所,其中一年級僅1名新生的有6所,大衆原以爲1對1教學能拉擡孩子成績,結果不盡然,因爲孩子缺乏刺激,小校學生成績幾乎都在後段班,因爲他成長過程中,不管他考40分、60分、80分都是第一名或前幾名,盼教育處能有作爲。

陳宜君也說,人際相處、批判思考及認識併發揮自己優勢,這是家長希望孩子在學校教育能習得能力前3名,據教育部統計,2021年南投縣低於6班國小共95所、68%,當孩子沒有同班同學,怎麼建構人際關係?怎麼建構批判系思考?缺乏同儕進行思辯、刺激思考,也無從自同儕認識自己的優勢,也沒機會認識他人優點,更無法落實108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

南投縣議員陳宜君建議,教育處可以邀辦學及招生成果卓越的小校校長進行經驗分享。(翻攝南投縣議會/楊靜茹南投傳真)

陳宜君、簡千翔建議教育處,建立小校的教學特色,邀辦學及招生成果卓越的小校校長進行經驗分享,或邀專家學者舉辦相關研討論,如何提升小校學童的同儕競爭力;盤點校園閒置空間,作爲托育幼教、長照聚點或社區活動中心等,讓社福能深入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