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數位科技利用教育—引領教育新風潮 提升孩子競爭力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推動「生生用平板」計劃,協助縣內各校數位學習及行動載具教學活動。(圖/臺東縣政府教育處)

生生用平板 鼓勵教師利用數位科技結合現場教學

配合教育部執行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臺東教學現場逐漸有了新的樣貌,教師利用數位科技融入教學,縣府也持續支持教師使用需求,補足設備所需、辦理增能研習、成立8所重點學校、協助各校網路連線問題等,降低教師使用焦慮,帶領孩子進入新的學習模式。

臺東縣辦理E教師認證計劃

藉由E教師認證,鼓勵教師參加進修活動,帶動校內實施E化教學,從有脈絡的呈現教材,引導學生概念形成,到利用數位工具促進學生課堂上的討論,藉由不同數位平臺,記錄學生學習歷程,提供適當練習或測驗,教師用數據掌握學生學習現況,可立即提供回饋,將課堂學習歷程完成一份學習報告。

持續增設未來教室及智創中心

傳統單向式講述的課程及制式化的教室座椅,已無法滿足師生需求,因此教育處特別在縱谷地區設立智慧創意發想中心,導入前瞻創新主題課程以及新興科技設備,讓教師能有先進的教學空間發揮教學創意,也讓學生在科技互動的環境下成長,培養核心素養及學科橫向整合與實作能力。

未來教室導入互動式教學工具,改進教學方法與學習體驗。(圖/臺東縣政府教育處)

學生數位科技體驗

除了教師面項以外,縣府教育處持續支持學生數位科技體驗。「創業社團」是全臺首創,臺東在全縣22所國中皆各有一個「創業社團」,目的在培養學生動手做、找興趣、愛學習。舉例來說,初鹿國中的創業社團,結合自造教育「金雕木琢」讓學生由傳統工藝加入金工媒材元素,透過計算多元媒材的創作,將作品提升創作價值展現創意;學生實作作品配合在地藝術文化活動行銷成爲上架商品,建立學生自信與引領創業思維開創未來。

在藝術領域利用數位繪圖

學校在非學科的學習領域融入數位利用,讓學生在藝術創作中,除了使用傳統基礎的顏料色筆外,有更多元的方式進行,透過不同的媒材運用,讓學生嘗試不同於以往藝術呈現的可能,逐漸打開學生對於創作的大門。

自走車貓咪杯競賽

鍛鍊學生邏輯思考力、培養運算性思維及問題解決能力,在每年辦理貓咪杯(Scratch程式設計)競賽中,分爲動畫、遊戲組,深耕智慧科技教育,以跨領域學習模式,讓孩子多元發展。

臺東更進一步與花蓮縣輪辦PTWA全國自走車大賽,符應108課綱科技領域所強調的「做、用、想」,培養學生動手做及善用科技產品的能力,以提升學生對於科技學習的興趣,更是考驗團隊間的默契及協調能力,學生從無到有的產出自走車,就是科技及資訊教育能力的最佳展現。

美學學美 校園變得不一樣了

讓校園成爲美感浸潤的場域,落實美感教育從校園環境生活開始。教育處從五年前着手改善廁所、教室及校門轉角空間,改善之前的規畫討論加入學生老師的發想,結合在地特色,爲空間注入新的樣貌。改善後的廁所不再惡臭難聞、多功能美學教室變成下課10分鐘的放鬆、討論空間,校門的美化轉角成爲親師生駐足談話的交流天地。饒縣長說,從美學思維出發的學習空間改造有助於培養孩子閱讀力與品格力,因爲空間加入孩子自己想法,能在自己喜歡的校園上課,孩子都好開心。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廣告)

臺東數位科技利用教育學習成果展,展示教育與數位科技融合。(圖/臺東縣政府教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