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布老師改教花藝 她靠木玫瑰替社區創造30萬商機

曾任拼布老師侯美珠(右),經勞動部嘉南分署媒合,成爲臺南佳里漳洲社區的木玫瑰花藝老師,帶動地方文創產業。(勞動部雲嘉南分署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侯美珠(右)說,過去擔任拼布老師時培養的美感,讓她面對新工作得心應手。(勞動部雲嘉南分署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臺南佳里漳洲社區的木玫瑰文創商品,吸引不少遊客詢問購買。(漳洲社區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臺南佳里漳洲社區大量栽培木玫瑰,51歲的侯美珠因參加勞動部推動的多元就業計劃,成爲漳洲社區的木玫瑰花藝老師,並憑着過去多年教導拼布的經驗,帶動漳洲社區的木玫瑰文創事業,替社區創造每年約30萬營收。

曾任10年拼布老師的侯美珠,因想轉換跑道,透過勞動部雲嘉南分署臺南就業中心引介,前往漳洲社區擔任花藝師。侯美珠平時於社區導覽解說,帶領民衆體驗木玫瑰DIY,並設計多款木玫瑰文創商品,行銷社區農產。

侯美珠將木玫瑰裝飾在節慶花圈新娘捧花、立體卡片盆栽名片架等等,讓社區產銷有了新的活路,她說,拜過去擔任拼布老師時培養的美感所賜,才能做出這番成績,也順便爲社區籌措財源,笑稱「愈做愈有興趣。」

此外,這份熱情也支持侯美珠精益求精。她說,下班時會自費參加不凋花藝課程,朝專業花藝師之路邁進。侯美珠解釋,木玫瑰不是玫瑰花,是旋花科蔓藤植物,相當適合當作乾燥花藝的材料,盼自己未來能學以致用,開發更多樣化的花藝產品,讓社區永續經營

社區多元專案經理朱靜珊說,漳洲社區早年爲童子軍故鄉,會定期舉辦童子軍體驗營隊,反映相當熱烈,無奈今年受疫情影響,營隊被迫取消。不過,好在有侯美珠老師巧手弄花,讓木玫瑰文創商品詢問度大增,單價甚至能衝破1500元,成爲漳洲社區的旅遊新亮點

勞動部雲嘉南分署長劉邦棟指出,侯美珠的故事是將人力導入地方,並活化產銷的成功案例。目前轄區已針對中高齡身心障礙民衆釋出近1萬個工作機會,盼透過雙向媒合,未來能誕生更多位「侯美珠」,讓地方人才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