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改變世界從臺北開始 改變臺北從都更開始

品觀點|改變世界從臺北開始 改變臺北從都更開始。(品觀點提供)

詹爲元現職爲立委張育美辦公室主任,曾任職於前立委丁守中辦公室、蔣萬安辦公室法案助理,2018年是丁守中競辦發言人,也在江啓臣競選黨主席期間擔任發言人。至今累積7年政治幕僚、選舉經驗的石牌劉德華,投入臺北市議員選舉,確定花落第3選區松山信義。

常在政論節目上露臉,臉書粉絲團按贊數日前也正式破萬,詹爲元仍勤跑市場、公園和民衆接觸。身爲青壯派政治新秀,最關心長照和都更。

現行長期照顧由中央政府編預算提供點數,讓有需要的長輩家人可以申請喘息服務、復康巴士。詹爲元發現,對於有長照需求的家戶來說,中央的點數不夠,而臺北市是直轄市、首善之都,財政相對健全,最好可以補足點數不足的部分,由地方政府撥預算提供補助,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詹爲元進一步表示,這樣的政策看起來好像是針對長者和老人家,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但其實政策的內涵是對於青壯派、正在賺錢養家的年輕人,要照顧父母又要照顧下一代,把任何一方照顧越好,都是減輕負擔,所以核心是針對年輕人或青壯派這羣人。

另外,都更政策更有感,臺北市民更在乎都更,只要是4、50年以上的房子多少都遇過建商來談都更,現在想要都更的人佔大多數,但是因爲大家對都更不瞭解、對建商不信任。

詹爲元指出,一般人對建商的印象是比較負面的,內心會預設建商是不是偷藏利益沒有釋放出來,在都更過程只要發生某些爭執的時候,這個不信任就會擴大,甚至上都更的進度延宕甚至取消。現在北市府雖然有公辦都更、立意良善,但量能不夠,且效率和彈性不會比民營來的好,最後還是會回到民間。

詹爲元建議,當建商和房屋持有人在討論都更時,引進第三方臺北市政府都發局的角色,比較像是監督者或仲裁者的角色,代表是政府的公權力,只要民衆和建商產生矛盾或衝突時,民衆都可以求助市府。

詹爲元進一步說,與現行方式的差異在於,現在民衆在遇到都更問題時,也是可以向都更處,但因爲政府不瞭解要花很多時間解釋,可能也得不到答案,如果有都更處的人員可以專案負責,同時手上可以掌握8至10個案子的進度,當民衆有疑惑的時候,專門的承辦人就可以快速解答,降低不信任感的同時,都更效率也會提升,都更就不容易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