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餘命延長 失智家屬要做抗戰準備

專家建議,失智症照護身體、大腦都要動,才能延緩退化速度。圖爲苗栗縣失智據點,長輩使用復能器材示意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失智症、帕金森氏病在國內老人死因排名中攀升,臺灣失智症協會指出,輕中重度失智症患者的照護困境各異,家屬可善用社會資源,現今平均餘命延長,也代表患者及家屬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社會也應對失智症有更多認識。

臺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表示,失智症照護最主要目標是減緩疾病進展的程度,除了鼓勵這些長輩多加運用社區服務據點資源,參加認知促進活動來延緩退化,家屬也應主動學習,瞭解失智症病因及病程,平時可以讓長輩做一點家事,如打掃、洗碗、煮飯,或陪長輩出門散步,身體、大腦都要動,才能延緩退化速度。

湯麗玉指出,輕度失智症患者有9成會抗拒看醫生,家屬可以向失智共照中心尋求協助,讓長輩順利就醫;中重度階段對照顧者而言最爲辛苦,長輩精神行爲越來越差,可能懷疑家人偷東西、出現被害妄想,許多家屬會撐不下去,出現憂鬱、輕生念頭,家屬在這階段可善用長照服務、居家照護等社會資源,如聘請看護、使用日照中心,來獲得喘息空間。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平均餘命越長,失智越可能發生,不論是蓋機構、增加牀位、增加照顧人力,都供不應求,大家要接受「失智長輩生活在社區是常態」,共同努力打造更包容、互助的「友善社區」纔是解方。

新光醫院神經科醫師劉子洋指出,帕金森氏病多爲原發性,但具體原因仍不明,可能與體質或外在環境有關,除了藥物治療,「復健及生活照護」也是重要的一環,可透過蹲馬步、打太極拳等物理治療,協助長輩活動。同時提醒患者後期臥牀照顧會更加困難,家屬要時刻替長輩翻身、清潔,防止傷口褥瘡感染或出現併發症,並給予關節運動防止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