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婚假陪產假落地難
原標題:破解婚假陪產假落地難
近年來,我國生育政策調整步伐明顯加快,產假普遍延長至158天及以上,各地還設立了15天左右的配偶陪產假、5至20天不等的父母育兒假。然而,這些政策在實際執行中也遭遇了“落地難”的尷尬。
於企業而言,生育等假期的延長,無疑增加了人力成本的壓力。一些企業通過設置門檻、壓縮福利等方式,使得本應惠及廣大職工的婚產假政策變得形同虛設。當職工因享受合法假期而面臨職場邊緣化,這樣的政策很容易淪爲“紙面福利”。
完善成本分擔機制,建議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手段,減輕企業因執行婚產假政策而增加的成本負擔。這不僅是對企業的一種支持,更是對職工權益的一種保障。同時,社會保險體系的完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當前,生育津貼的支付期限雖然有所延長,但支付標準和覆蓋範圍仍有待進一步提升。應當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生育保險制度,確保所有職工都能享受到應有的保障,從而減輕生活壓力。此外,還應當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形成多元化的成本分擔格局。如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托幼機構,爲職工提供便捷的育兒服務,或是推動靈活就業模式的發展,爲因生育而暫時離職的職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完善成本分擔機制並不僅僅是爲了解決婚產假政策的落地難問題,更是爲了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當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時,他們才能更加安心地工作、生活;當企業的合理訴求得到充分考慮時,它們才能更加積極地承擔社會責任、促進經濟發展。讓生育不再成爲職場上的“攔路虎”,婚產假政策才能真正落地並惠及廣大職工。(餘明輝)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