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傾心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發展綠色金融,是商業銀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

2024年6月29日,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即將迎來31週年行慶。長期以來,浦發銀行上海分行黨委在總行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踐行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爲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結合實際,打造出以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爲主、多種綠色金融工具蓬勃發展的多層次綠色金融體系。作爲轄內綠色金融排頭兵,浦發銀行上海分行長期以來致力於綠色銀行建設,以完善的金融產品體系和專業的金融服務方案,服務於低碳產業發展各階段。

創新綠色金融產品體系

創新是綠色金融發展的源動力,浦發銀行上海分行高度關注低碳經濟和綠色發展,在金融支持綠色發展領域保持創新探索,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支持各區域特色綠色信貸創新業務和“雙碳”重點投向領域業務,助力傳統高碳行業綠色轉型,在實踐中摸索商業銀行綠色發展特色之路。

2023年12月19日,《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和使用說明獲得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目錄涵蓋了水上運輸業、鋼鐵、石化、化工、汽車製造業、航空運輸業六大領域。12月27日,上海分行率先完成春秋航空3.1億元轉型貸款業務落地,爲傳統碳密集行業——航空運輸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浦發力量。該筆轉型金融貸款的成功落地,標誌着上海分行在轉型金融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

當年,上海分行還成功落地交通領域“光伏+”示範工程項目貸款。在上海市交通委、市發改委發佈《關於印發的通知》後,上海分行獲悉申通地鐵集團成爲上海市交通領域“光伏+地鐵”責任單位,第一時間爲企業的“光伏+地鐵”工程項目設計了批量新建專項融資方案,並迅速完成了放款,貸款用於企業多個地鐵基地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建設。該業務的落地也爲上海分行成功打開了“光伏+交通”的新型合作模式,從金融服務層面充分結合企業實際需要,促進“光伏+”與交通的融合發展。

此外,過去幾年上海分行還先後實踐落地了首單碳排放配額與CCER組合質押融資、首單基礎設施領域可持續關聯貸款、可持續關聯債券、長三角首單風電領域可再生能源確權貸款等多項創新業務,參與了東海大橋海上風力項目、奉賢海上分電場、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等轄內綠色領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併爲本地綠色領域企業“走出去”提供金融服務方案、以“投貸”聯動深化轄內客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

豐富拓展“綠色朋友圈”

近年來,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堅持對標同業先進、增強國際和外部交流,深度參與地方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機制建設,配合政府推動制定上海本地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標準、完善綠色低碳項目貸款統計標準,探索開展轉型金融、碳金融、氣候投融資、生物多樣性融資等前沿領域融資標準的制定和統計體系。

在總行發起設立的品牌黨建項目“綠色朋友圈”引領下,上海分行通過黨建搭建平臺、樹品牌,加大宣傳新發展理念,聚焦綠色金融支持經濟社會綠色發展主題,彙集各方友好因素,牽頭推動形成協同效應,獻策獻力,以綠色金融的持續、繁榮發展助推構建新發展格局、助推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朋友圈”致力於打造金融支持綠色轉型發展的典範,帶動社會各界關注綠色金融、參與到綠色轉型發展事業中來。

發展低碳運營賦能綠色轉型

近年來上海分行不斷推進自身低碳運營、引導員工綠色行爲,強化綠色銀行能力建設。其中,“碳中和”網點的建設是該行踐行企業綠色運營,助力低碳銀行建設的一大創新舉措。

通過改造燈光、空調系統,加載屋頂光伏等手段,上海分行轄內張江科技支行、閔行支行、崇明支行先後獲頒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證書,成爲上海市銀行業首批“碳中和”網點。除了引入節能手段外,上海分行還高度關注員工的積極響應與參與。上述三家支行的員工均已集體簽署《節能減排倡議書》,形成塑造節能減排意識的良好氛圍,同時呼籲身邊同事、家人共同增強環保意識。該倡議內容包括:每月一次“無車日”提倡員工更多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每月一次“無電梯日”鼓勵大家形成多走樓梯的習慣、拓寬再生用紙的使用場景和統計複印紙的雙面使用率促使大家更注重節約用紙。

未來,圍繞“雙碳”目標,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將堅持以“支持綠色行業發展,助力傳統行業轉型”爲經營策略,持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業務模式,有效整合傳統信貸產品以及併購、債券、股權、銀團、撮合等金融工具,構建立體式、全流程、全覆蓋的“6+N服務體系”,服務於企業綠色發展各階段金融需求。在綠色金融領域,堅持業務發展與自身建設齊頭並進策略,持續探索商業銀行綠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