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股》劉揚偉:盼鴻華先進帶動更多廠商投入整車設計製造

劉揚偉指出,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發展的趨勢,是臺灣切入全球汽車產業非常好的契機。臺灣過去有許多先進想切入汽車產業,但因環境關係、引擎及變速箱等技術限制而難以發揮。透過電動車將變速箱及引擎換成馬達及相關電子驅動線路,創造出嶄新而完全不同的機會。

劉揚偉表示,在進入此市場時看到有2個選擇,一是相對容易的汽車電子,二是投入整車研發設計,這需要多年經驗。鴻華先進能在成立3年就推出多款車款,實際上是結合裕隆30多年的造車經驗,若沒有裕隆過去30多年的投入,應做不到今天這樣的程度。

由於當初看到這樣的機會,劉揚偉表示,堅持朝具最大挑戰的整車設計製造這條路走下去,由鴻海及裕隆推動鴻華先進成立發展,希望能推動電動車產業「立基臺灣、放眼全球」,也是全臺唯一擁有整車設計、開發、製造及系統驗證能力的新創公司。

劉揚偉指出,透過鴻華先進的努力及帶領,希望公司「只是第一家」,能有更多其他廠商能投入整車設計製造,因爲唯有使下游蓬勃發展,其他上游才能跟着被帶動。他表示,臺灣過去有很多上游零件公司,沒做起來是因爲沒有下游需求,都被其他國家掌握。

劉揚偉表示,鴻華先進結合鴻海的資通訊(ICT)能力與全球佈局設計、裕隆在傳統工藝的設計能力,不到3年就造出4款電動車,結合鴻海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DMS)商模,目前已有MODEL T及MODEL C兩款電動車上市。

劉揚偉表示,外界對MODEL C有非常高的期待、認爲是臺灣電動車普及的開始。作爲鴻華先進量產的乘用電動車,MODEL C由鴻華先進親自規畫及執行,已通過超過百項車輛驗證,後續會秉持對品質的堅持,在MODEL C及未來產品上一定會堅持做到最好。

劉揚偉表示,鴻華先進未來將憑藉自身電動車設計與服務量能,偕同鴻海營運本地化(BOL)商模,陸續從臺灣打入北美及東南亞主流市場。前者初期會以乘用車爲優先,後者則以電巴打頭陣、會持續深耕電動車領域,明後年會有更多新車款亮相。

劉揚偉透露,明年可能會有MODEL B、MODEL E量產車款問世,而MODEL D明年應該也會亮相。鴻華先進將成爲電動車平臺及整車參考設計提供者,並以彈性及客製化的CDMS商模,服務全球多元的電動車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