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血液”大揭秘:機油那些事兒
機油,堪稱汽車發動機的 “血液”,對發動機的正常運轉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
其首要作用是潤滑。發動機內的活塞、曲軸、連桿等衆多金屬部件,在運轉時會高速摩擦,若缺乏有效潤滑,磨損將迅速加劇,甚至引發部件損壞。機油能在這些部件表面形成一層油膜,讓幹摩擦變爲液體摩擦,大幅降低磨損,保障發動機順暢運行。
冷卻功能也不可或缺。發動機運轉時會產生大量熱量,若不能及時散發,便會過熱,進而影響性能,嚴重時還可能導致發動機損壞。機油在循環過程中,能吸收部件產生的熱量,並將其帶回油底殼,通過油底殼壁或機油散熱器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使發動機維持在適宜溫度。
清潔作用同樣關鍵。發動機工作時,會產生金屬碎屑、燃燒殘留物等雜質,時間一長,這些雜質會堆積在發動機內部,影響性能。機油中的清潔劑和分散劑可將這些雜質溶解、分散,並通過循環帶回油底殼,再經機油濾清器過濾,保持發動機內部清潔。
此外,機油還具備密封、防鏽、減震緩衝等作用。它能填充活塞環與氣缸壁之間的微小間隙,增強密封性,防止漏氣;在金屬部件表面形成保護膜,隔絕空氣和水分,防止生鏽;當發動機氣缸內壓力突變時,還能緩衝部件所受衝擊,減少磨損。
目前市面上的機油主要分爲礦物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三類。
礦物油從石油中提煉而來,是最基礎的機油類型 ,價格親民,但其性能相對較弱,使用壽命較短,一般 5000 公里左右就需更換,比較適合追求低成本、車輛使用頻率低且發動機工況溫和的車主,如一些車齡較長、行駛里程多的老舊經濟型車輛。
半合成油由礦物油和合成油混合而成,性能處於礦物油和全合成油之間,具備較好的潤滑性和抗氧化性,換油週期通常在 7500 公里左右,價格適中,適合大多數日常家用車,能滿足城市道路的頻繁啓停和中低速行駛需求。
全合成油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制成,分子結構更規則,性能最爲出色。它能在高溫、低溫環境下保持穩定的潤滑性能,有效減少發動機磨損,延長髮動機壽命,更換週期可達 1 萬公里甚至更長,不過價格相對較高 ,適合高性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車型、常在極端路況行駛的車輛,以及對車輛性能和保養便利性有較高要求的車主。
機油的更換週期並非一成不變,主要取決於機油的類型,同時也受車輛使用情況、駕駛習慣和環境條件等因素影響。
礦物油的更換週期通常爲 5000 公里或半年 ,以先到者爲準。由於礦物油性能相對較弱,隨着使用時間和里程增加,其潤滑、清潔等性能逐漸下降,到了更換週期,就需及時更換,以保障發動機正常運行。
半合成油的更換週期一般是 7500 公里或 7 - 8 個月。半合成油性能優於礦物油,使用期限相對長些,但同樣會因使用而性能衰退,臨近更換週期時,要留意機油狀態,按時更換。
全合成油更換週期可達 1 萬公里甚至更長,或者 1 年左右 。全合成油性能穩定、抗氧化性強,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良好性能,不過,若車輛常在惡劣環境行駛,如高溫、高溼度、多塵土地區,或駕駛習慣較爲激烈,頻繁急加速、急剎車,也應適當縮短更換週期。
機油的選擇關乎發動機的健康與車輛性能,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1. 選型號:機油型號包含低溫流動性和高溫粘度信息。如 5W-30,“W” 代表冬季,W 前數字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像 0W 適用於極寒地區,5W 在一般寒冷地區也能勝任;W 後的數字越大,高溫下粘度越高,對發動機高溫保護更強。選擇時需參考車輛使用手冊,如新車發動機精密,間隙小,多推薦低粘度機油,如 0W-20、5W-20;老舊車輛發動機磨損大,間隙增大,可能更適合 5W-40、10W-40 等粘度較高的機油 。
1. 選級別:機油質量級別以 API(美國石油協會)標準劃分,汽油發動機機油從 SA 到 SN 等,字母越靠後,質量越高,性能越優,如 SN 級機油在抗氧化、清潔性等方面比 SM 級更好,更能保護髮動機;柴油發動機機油則以 CA、CB 等區分 。優先選擇符合車輛發動機要求且級別較高的機油,能爲發動機提供更好的保護。
1. 選品質:優先選擇知名品牌機油,它們在研發、生產工藝和質量把控上更嚴格,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如美孚、嘉實多、殼牌等。同時,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如品牌授權經銷商、大型連鎖汽修店或官方電商平臺,避免買到假冒僞劣產品,損害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