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了,有一種善意叫不問別人家孩子考多少分
把關心放在心裡,等人家願意告訴你時,你再聽吧!因爲畢竟,就算你不知道人家孩子的分數,也不影響你的生活。
---------------
當你被別人詢問孩子的成績時,是什麼心情?如果孩子成績優秀,進步明顯,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分享快樂的機會,享受他人的羨慕和誇獎;但如果孩子成績持續落後,或者退步明顯,你可能會立刻陷入尷尬,覺得被對方戳中了痛點,很鬧心。當然,如果詢問的是你的至親好友,你可能會傾訴內心的委屈和焦慮……
當你詢問別人家孩子成績之前,請先自問:我打聽人家孩子的成績動機是什麼?希望達到什麼效果?給對方家長造成怎樣的心理感受?會影響別人家庭的親子關係嗎?可能你之前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無意中讓別人家孩子和家長不舒服。
喜歡追問的人大致可分爲以下類型:“高度捲入型”。他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家中長輩親人、看着孩子長大的父母的摯友,發自內心關心着孩子,希望分享孩子成績優異的喜悅,分擔孩子成績落敗的痛苦。他們會安慰孩子“你其實很聰明,就是不努力,以後努力了,成績自然會提高”。他們替孩子父母教育孩子:“你父母捨不得吃穿,把錢都花到補習班了,以後一定要對得起父母的付出。”但孩子聽了可能卻覺得“你並不瞭解我的真實情況呀!何必管那麼多。”問多了,孩子不再喜歡參加這種聚會。
“客套關心型”。表面上很關心,其實並沒走心。問話者往往是鄰居、父母的同事,在他們的心目中,問孩子成績是成年人之間最輕鬆和親切的話題。“你家孩子看着就聰明,考多少分?”其實無論父母說多少分,他們都會迴應“不錯,以後肯定能上重點校”。他們對於考試的難易程度、孩子的分數在哪個層次全然不在意。問者無心,但聽者還是難免不往心裡去。孩子成績好時,父母渴望多說會兒;孩子成績不好時,父母也虛應一下,但孩子心裡卻說“幹嗎沒事議論我的成績,這是我的隱私”。
“取長補短學習型”。詢問的人本身可能就是焦慮型父母,他們希望博採衆人之長,瞭解周圍所有的孩子,尤其是跟自家孩子同齡,或者比自家孩子年長的孩子的學習情況,以此爲參照,不斷完善,督促自家孩子學習。他們不僅問別人家孩子的成績,還要問每天的學習時間,上多少課外班,是否可以推薦更好的補習老師,懇請成績好的同學將學習方法傳授給自己的孩子……他們自帶的焦慮情緒具有傳播性,被這種家長盯上的父母心態比較複雜,一方面感覺被“窺視”,另一方面又不免被他們“帶節奏”,自己也跟着擔憂起來,順便也打聽一下其他人家孩子的學習成績。
這類家長回家就會跟孩子說“你看某某多聽話,上了某某課外班,成績那麼好!”“你看某某每天學到半夜一點,從來不用父母督促。”孩子聽完,可能馬上就逆反:“你看某某的爸爸多會賺錢、職位又高,你怎麼不比一比……”親子間立刻啓動互相傷害模式,攀比成爲主基調。孩子最煩這種到處打聽者,甚至希望爸媽別再搭理這種人了。
“包打聽型”。這種類型的人,“打聽”的出發點不夠單純,他們將孩子日常生活的碎片信息整合在一起,勾畫出孩子的成長軌跡圖,以此作爲一種跟家長們交往的社交談資……“你看看某某忙於工作,不管孩子,結果高考成績不理想,事業再成功有什麼意義呢?” 隨意評點別人家的孩子和家庭,彷彿“業餘心理專家”“升學策劃人”,這種人一般在家長圈裡口碑不佳。實際上,他們完全沒想到,隨意評判他人的做法,也間接影響到了自家孩子在同學中的形象……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軌跡,一味打聽別人孩子的學習情況,並不會讓自家孩子提高一分。今年4月高三“一模”後,一位同學找我做諮詢,她因爲跟同學的人際矛盾影響心態,由年級中等滑到倒數30名。我對孩子的心理狀態和學習基礎、學習能力進行了評估,特別留意到她媽媽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不停地打聽高考信息,機構辦班情況,別人家孩子考多少分,是正常高考還是參加藝考,然後回家給自家孩子出各種主意,想法一天三變,隨意數落和嘮叨,搞得孩子心煩意亂……於是,我每週跟她見面諮詢時,都會強調讓媽媽退出各種“家長羣”,避免“被焦慮”。媽媽聽取了我的建議,在屏蔽信息中不斷調整心態。在對孩子進行了從心理輔導到學法指導後,孩子高考成績最終超越本省“一本”線5分,年級排名中上等。
每個成年人都管控好自己的好奇和焦慮,不要成爲令人生厭的“包打聽”。太多的諮詢案例表明,造成家長焦慮和親子矛盾的直接原因就是各路親朋好友追問學習成績。期末考試階段,請把關心放在心裡,等人家願意告訴你時,你再聽吧!因爲畢竟,就算你不知道人家孩子的分數,也不影響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