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拉長,額度微增,全年發行3.9萬億元專項債補短板

財聯社3月5日訊(編輯 李響)據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000億元,地方專項債擬安排額度3.9萬億元,重點支持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加強民生等經濟社會薄弱領域補短板,推進防洪排澇抗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等,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

同時針對地方專項債用途,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將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範圍,額度分配向項目準備充分、投資效率較高的地區傾斜。

新增專項債多投向補短板領域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表示,從力度上來講,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專項債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從投向來看,這些投資主要投向科技創新、節能減排、民生保障等補短板、增後勁的領域。

據招行機構客戶部分析師張石磊統計,去年新增專項債37261.16億元,從投向領域來看,最大投向領域爲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佔比爲55%,與去年份額基本持平。其次分別爲棚戶區改造、鐵路、醫療、收費公路、農林水利和軌道交通。從專項債用作資本金領域看,2023年共有2925.47億元新增專項債券用於項目資本金,其中鐵路項目使用規模最大,佔比爲55%,其次爲收費公路和機場項目,佔比分別爲17.13%和12.12%,三大類交通基礎設施使用佔比合計84.25%。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額度分配向項目準備充分、投資效率較高的地區傾斜。從去年地區傾斜的情況來看,張石磊表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存量專項債券餘額合計248384億元,廣東、山東(不含青島)、江蘇等省份存量債券規模居前,分別爲19626億元、17220億元、15066億元,弱資質地區專項債券餘額普遍低於800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儘管專項債額度相較去年僅增加1000億元,但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的論述沒有改變,其中重點領域重點地區將重點投資的表述,是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的“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落實,預計2024年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進一步發揮作用。

此外,黃守宏在今日吹風會上還重點提及積極推進以人爲本的新型城鎮化。黃守宏表示,去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6.2%,與發達國家80%以上相比較,還有一定差距,發展提升的空間還很大。新型城鎮化具有綜合效益,從內需角度來講,它是投資、消費相結合的內需大平臺,要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

專項債發行期限有所拉長

與此同時,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特別國債的發行期限也有拉長趨勢,這與地方專項債發行期限有所延長不謀而合。

據張石磊表示,2020年至2023年,我國每年新增專項債券主力期限分別爲10年、15年、20年、20年,發行期限不斷延長,此外2023年30年期新增專項債券發行9199億元,較2022年增加1732億元,規模有所擴大。

此外在此次報告中,超長期特別國債將連續發行幾年的說法也受到市場廣泛關注,部分業內人士稱,這或意味着超長期限國債供給端將有所回暖,也給予經濟轉型期平穩過渡提供支撐。

在銀河期貨宏觀分析師王鵬看來,隨着長期債券品種增加,更豐富的現券可以帶來更豐富的交易策略,在當前各類機構有意無意都有拉長久期的需求下,可使得長端債券收益率的定價更爲準確。

不過國元證券固收首席楊爲斆對財聯社表示,據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僅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僅從規模增速上看,專項債發行額度是低於預期。此外,中央財政赤字率維持3%,儘管由於基數升高,赤字規模從3.88萬億元提升到4.06萬億元小幅新增1800億元赤字額度,但仍低於此前預期,整體看財政政策僅“適度加力”,在去年年底基建高速增長下,今年增速預計同比或有所回落,這對債市或爲利好。

此外,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認爲,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地產着墨不多,多強調地產風險管控和化解來看,或意味着在貨幣政策端繼續強調“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後期降息降準都有空間。王青表示,即使2024年政策利率(MLF利率)保持穩定,但針對房地產的定向降息也會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