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紓困 免納營所暫繳稅款

近七年營所稅暫繳額度一覽

財政部30日宣佈,若企業屬於紓困的範圍,今年9月可以申請免繳暫繳稅款、明年申報營所稅再一併繳納,估計將影響我國約百億元的營所稅暫繳稅收

所謂「紓困範圍」包括已申請覈准的紓困企業或短期內營業額大幅衰退的公司,例如連兩個月營業額較前半年或去年同期衰退15%以上,兩種企業可在暫繳期間內申請,經覈准後,即可免辦理2020年度營所稅暫繳。

根據財政部統計,我國自2014年建置企業營所稅暫繳申報系統,暫繳數從當年度的1,364億元逐年成長50~240億元,2018年爲1,970億元,2019年因所得稅改、暫繳稅額高達2,215億元水準

爲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我國設置暫繳制度,也就是企業每年9月先繳一半的營所稅額,而隔年5月再依照一般營所稅申報流程、繳納剩下半數營所稅款。

暫繳計算方式爲企業依照前一年度營所稅額估算、繳半數營所稅款,或是按照當年度1~6月營業收入總額試算上半年營所稅額並繳稅。

我國每年申報營所稅的企業數約90萬家,但每年僅25萬家企業符合暫繳範圍,官員指出,主因是暫繳會排除暫繳稅額在2千元以下的企業、獨資合夥組織、小規模營業人、境外電商,同時也剔除當年度解散、廢止、合併、轉讓或新創立的公司。

如今2020年免辦理暫繳範圍增列受疫情影響企業,可能將影響部分暫繳稅額,粗估會有數十億元到百億元規模。

官員表示,今年我國因應疫情也推出所得稅紓困方案,只要是個人或企業爲紓困對象,即可在報稅期間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所得稅。截至7月中,個人綜所稅申請案件964件、稅額約7億元;企業營所稅爲9,527件、稅額約278億元。

若以所得稅紓困與營所稅暫繳紓困兩大措施估算,合計近300億元稅收將延後國庫,可能讓我國今年稅收出現短徵情況,財政部也估算,今年稅收短徵規模約在1,000億元~1,30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