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下“喪權辱國”協議,亞美尼亞被誰坑了?

(原標題:簽下“喪權辱國”協議亞美尼亞被誰坑了?)

持續數十天的納卡衝突隨着近日《和平協議》的簽署而告一段落,有人歡喜便有人憂。

阿塞拜疆國內歡聲一片,而亞美尼亞民衆抗議正風起雲涌:當地時間週三,超兩千名示威者在首都埃裡溫舉行抗議活動,高喊總理帕希尼揚爲國家叛徒、民族罪人,要求其下臺,隨後演變爲衝入政府大樓、洗劫總理府和暴打政府官員。

這次其實是三方籤,還有普大帝(中間人)

(圖片:The Presidential Press and Information Office's of Azerbaijan)▼

同樣一份《和平協議》,爲什麼會在兩個簽署國帶來如此不同的後果?這份協議真的對亞美尼亞如此不公平,以至於人們對協議內容不滿至此嗎?如果知道簽署協議會帶來這樣的後果,亞美尼亞領導人又爲什麼冒天下之大不韙,帶回這令人民難以接受的和平呢?

“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先回顧一下納卡衝突的發生過程。納卡地區(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位於歐亞大陸的交接處,高加索山脈南部,是整個高加索地區的腹地,不僅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也是南北貿易走廊關鍵隘口,是名副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

阿塞拜疆邊界一側的“納卡地區”

居民卻以亞美尼亞人爲主,獨立性相當強▼

1923年7月,蘇聯決定將納卡地區劃歸阿塞拜疆,建立納卡自治州。儘管該地區80%的居民是亞美尼亞人,但迫於蘇聯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對阿塞拜疆的支持,亞美尼亞只能忍氣吞聲,當地的亞美尼亞人也心不甘情不願地加入了阿塞拜疆。

高加索地區的民族分佈並不與國界完全對應

因此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比如阿塞拜疆境內的“納卡地區”

比如格魯吉亞境內的“南奧塞梯

(圖片:wikipedia@Pmx)▼

但亞美尼亞人對這個安排從未服帖,始終耿耿於懷。

蘇聯解體後,外部壓力消失,亞美尼亞迅速展開收復行動,與當地的亞美尼亞人裡應外合,最終在事實上控制了納卡州及其附近的7個地區。

亞美尼亞人實控的“阿爾察共和國

比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更大

以至於與亞美尼亞本土相連▼

這對亞美尼亞人來說名正言順的行爲,於阿塞拜疆來說就變成了悍然剝奪其對領土的主權,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儘管在事實上失去了對納卡地區的控制力,阿塞拜疆卻多年在地圖、國際聲明、外交關係上強勢聲明納卡地區屬於自己,並得到了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道義上的支持。

阿爾察赫共和國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不過國際社會基本上是不認的

(上:亞美尼亞國旗 下:阿爾察赫國旗)▼

阿亞兩國的矛盾由此愈演愈烈,多年來一直摩擦不斷。

從今年的9月27日開始,阿亞兩國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剛開始便死傷上百人,並啓用了無人機、直升機、防空導彈系統等昂貴的當代軍事設備,所費甚巨。

隨後,阿方宣佈佔領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的多個村莊。亞方針鋒相對,宣佈全國戒嚴,發佈軍事總動員。阿塞拜疆總統則立刻宣佈國家進入戰時狀態。

就等阿塞拜疆人來了

結果來的是無人機

(圖片:Bumble Dee / shutterstock)▼

阿塞拜疆總統慰問負傷士兵

(圖片:Official web-sit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隨着局勢的發展,俄羅斯土耳其愈發清晰地介入納卡衝突。交戰雙方先後四次達成停火協議,但由於矛盾難以調和以及監督停戰機制的脆弱,戰爭斷斷續續持續了數十天。

但在不知不覺間,勝利天平其實始終逐漸在向阿塞拜疆傾斜。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亞國力量的弱小。亞美尼亞的人口(306萬)只是阿塞拜疆(1千萬)的三分之一,軍人數量更是隻有阿國的一半。從經濟體量上看,亞美尼亞2018年的GDP爲124億美元,僅爲阿塞拜疆的1/4。

無論在人力還是經濟上

雙方都差距巨大

(圖片:google.com)▼

所以一旦戰爭陷入僵持,無論是從軍事消耗品補給還是兵員補充上,亞美尼亞都必將陷入劣勢。

事實也是如此,在戰役後期,亞美尼亞甚至派出了大量女兵,以填補男性兵員的折損,勉強維持着艱難的消耗戰。

雖然海外的亞美尼亞人瘋狂大規模聲援

但無奈母國國力還是不行

(圖片:deposit / shutterstock)▼

而阿塞拜疆自身是一個相對富裕的石油國家,後勤補給和戰備物資更加豐富。再加上一直敵視亞美尼亞的土耳其傾囊相助,將敘利亞戰場上的大量反對派武裝力量輸送到了納卡前線,逐漸就對亞美尼亞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歷史上亞美尼亞與土耳其可說有不共戴天之仇

不然今天的亞美尼亞國土也不會如此小

這次兩面夾擊,那更是沒法兩線硬剛

(歷史上曾經的“西亞美尼亞”,如今基本是土耳其領土)▼

於是,戰敗就成了亞美尼亞難以避免的結局。

達成的協議有兩個關鍵內容,第一是除了阿塞拜疆已經實際控制的區域,亞美尼亞軍隊也要逐步撤出大部分納卡地區。

第二便是在納卡的核心區域部署俄羅斯維和人員。而亞美尼亞只能通過一條走廊通向這一核心區域。

也就是說,亞美尼亞曾經規模相當大的“實控區”

現在完全退縮到納卡的核心地帶

只能靠一條狹窄的通道相連

(圖片:wikipedia)▼

對於亞美尼亞政府來說,這份恥辱的《和平協議》無疑是無奈的選擇,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也始終在試圖宣稱“這是和平”。

但亞美尼亞民衆卻並不相信政府的宣傳,認爲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份協議都是喪權辱國的條約。這纔有了文首暴民衝擊政府機關,攻擊執政者的一幕。

亞美尼亞人民非常生氣

只想掀桌子,拒絕喪權協議

(圖片:Alex Gakos/ shutterstock)▼

美俄對亞美尼亞的“冷漠”

可能有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剛纔對戰役過程的覆盤中,少了一個高加索地緣博弈的老玩家——俄羅斯。

作爲亞美尼亞的傳統盟友,對高加索局勢極爲敏感的俄羅斯曾經在歷史上多次幫助過亞美尼亞。亞國不僅被俄羅斯認爲是盟友,更被納入了獨聯體集團安全條約當中。

老朋友的救兵爲何遲遲不來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與普京)

(圖片:wikipedia@俄羅斯聯邦總統新聞處)▼

正是因爲俄羅斯長期保駕護航,才保證了亞美尼亞在綜合國力明顯落於下風的情況下,面對阿塞拜疆和其傳統盟友土耳其時有一戰之力。事實上亞美尼亞對納卡的長期控制,也可以歸功於俄羅斯的支持。

亞美尼亞在中東是比較孤立的

旁邊的阿塞拜疆、土耳其又頗爲敵視

沒有外援的話真是很難

但只依賴一個外援又容易淪爲棋子或棄子

但2018年,因“亞美尼亞天鵝絨革命”上臺帕西尼揚制定了新政策,改變了這一切。這一屆政府傾向於與西方國家發展關係,以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僅美國駐亞使館的工作人員就追加到了2千人。

2018年走上街頭的帕西尼揚

(圖片:wikipedia@Yerevantsi)▼

此外在一些敏感議題,如加入北約、減少甚至驅逐俄駐亞軍人的問題上,帕希尼楊都不顧俄羅斯的反對與美國展開對話,積極向歐美國家靠攏。

而美國也給予了亞美尼亞豐厚的口頭承諾和一些物質回報。一向不喜對外援助特朗普甚至也宣稱,將給予亞美尼亞必要的軍事保護和大量經濟援助。

此前美國在這一地區的態度是維持阿亞均勢,以牽制俄羅斯的精力。如果美國真的能倒向亞美尼亞,那對亞美尼亞來說或許不是一個壞選擇。

如果幾個世界大國都幫着亞美尼亞,那可太好了

然而他們紛紛表示,沒聽說、不知道、別問我

(圖片:Syndi Pilar/ shutterstock)▼

但形勢的變化卻是難以預料的。

南高加索地區對於美國來說,本來就是全球戰略的邊緣地帶,美國政壇很難像俄羅斯一樣長期對這裡的局勢保持敏感。恰逢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及鬧劇般的總統換屆選舉,納卡衝突很快就被美國有意無意地遺忘了。

這時候誰還顧得上亞美尼亞呀

(圖片:kirkchai benjarusameeros/ shutterstock)▼

曾經信誓旦旦承諾的援助沒有到,土耳其對阿塞拜疆的援助卻被默許。

這時候亞美尼亞再想求助俄羅斯,就顯得不合時宜了。俄羅斯的政策立足點始終是在確保利益的前提下維持納卡地區的穩定,而亞國的政治環境已經讓俄羅斯極度不滿,再加上俄土之間在敘利亞問題上需要深度合作,所以俄羅斯只能放棄亞美尼亞。

這或許說明了一個道理

地球另一面的靠山,遠不如區域內靠山來得靠譜

(圖片:Tverdokhlib/ shutterstock)▼

這最終導致亞國在國際上的孤立無援,失敗早已是定局。

土耳其則或成此次衝突的最大贏家。過去多年,土耳其一直將外高加索地區視爲其利益觸角的重點發力地區,利用與阿塞拜疆的緊密關係向北方滲透。

在此次衝突中,阿塞拜疆深度學習了土耳其的作戰技術,併購買了大量土方武器。這不僅有利於恢復土耳其當前脆弱的國內經濟,更直接加強了土對阿塞拜疆內政和中亞地區的影響能力。

一不小心就贏了

(埃爾多安與阿塞拜疆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

(圖片:Alex Gakos/ shutterstock)▼

啓示與局勢未來發展

錯誤的搖擺性外交政策,和對域外局勢的錯判,外加國際黑天鵝事件的爆發,最終使當前的納卡衝突以亞美尼亞的絕對失敗而告一段落。

反觀阿塞拜疆,從2010年中東劇變開始,就利用整個中東地區的局勢變化和大國關注點的轉移,在合適時機發動對納卡地區的小規模襲擊,不僅摸清了亞美尼亞的軍力部署,也時刻觀察着大國關係的微妙變化。

同時,阿塞拜疆還利用國際社會復甦的石油、天然氣需求,大力發展經濟,養精蓄銳,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戰略“小目標”,贏得了階段性勝利。

至少這次,對於阿塞拜疆來說

相當於“收復失地”▼

展望未來,有以下幾個變量可能導致地區局勢再次發生變化:

第一,亞美尼亞現政府的對外政策是否會改變。出於對美國的失望,和對俄羅斯現實上的依賴,未來亞美尼亞很有可能重新拉近與俄羅斯的距離,而對美國的態度,則會隨着美國拜登新政府的上臺而謹慎規劃。畢竟對於弱國來說,選擇一個可靠的老大哥,或者在若干個老大哥之間長袖善舞,纔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二,土耳其是否能借亞俄關係的僵硬期,繼續擴張自己在南高加索地區的勢力版圖。過去由於土國自身實力受限,以及俄羅斯在當地的常年經營,土耳其的滲透始終束手束腳。如果能利用俄羅斯的冷淡窗口期迅速擴張,或許會令地區局勢陷入更大的混亂,而土耳其將從中漁利。

第三,阿塞拜疆是否會選擇在短期內採取進一步行動,一口氣收復納卡地區。這項政策的制定,其實並非由阿塞拜疆的意圖所主導,而要看亞美尼亞和俄羅斯,以及土耳其的態度。只是無論如何,現有被收復的地區已經足夠阿塞拜疆消化一段時間了。

第四,美國大選之後,新政府將會對這個地區採用何種政策。這是一個稍遠的影響因素,畢竟拜登政府的中東政策都難以預知,南高加索這樣的邊遠地區更加難以預計。在令亞美尼亞這個小兄弟失望過一次之後,美國將會加碼承諾爭取盟友,還是繼續隔岸觀火的既定國策,還是個未知數。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俄羅斯的態度將會如何?面對不給面子的亞美尼亞現政府,現實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教訓,也讓地區實力天平發生了難以逆轉的偏向,對俄羅斯的地緣利益也多少產生了影響。俄羅斯大概率不會再允許土耳其與阿塞拜疆得寸進尺,新的行動或許也正在克里姆林宮的秘密辦公室裡被策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