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徵用工」爭議發酵!南韓出售日企資產再邁一步 日不排除反制

▲日韓「前徵用工」爭議延燒,引發南韓扣押日企在韓資產的爭議。圖爲94歲的韓國徵用工案受害者李春植(Lee Chun-sik,音譯,中間)2018年10月30日來到首爾最高法院抗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文/中央社東京4日綜合外電報導

有關日韓間「前徵用工」爭議,韓國法院已完成命令扣押日企在韓資產決定書的「公示送達」手續,朝出售資產再邁一步;屆時若真的走到出售資產地步日本政府不排除提反制措施

韓國最高法院2018年10月首度判決確定日本企業須賠償前韓國徵用工(遭日本企業強徵的韓國勞工),此案源起李春植等4名韓國人,主張在二次大戰中被日本企業強行徵用工作,因此在2005年時對日本新日鐵住金鋼鐵公司(現在的日本製鐵公司)提出求償訴訟

由於日本製鐵並未履行韓國法院判決,原告方面2019年1月向韓國法院聲請扣押日本製鐵在韓國境內資產。韓國大邱地方法院浦項分院後來批准原告聲請扣押日本製鐵與韓國最大鋼鐵廠浦項鋼鐵(POSCO)所合資的PNR公司股權8萬1075股,價值約4000萬日圓(約新臺幣1109萬元)。

原告方面後來還啓動出售扣押股份換成現金的手續,希望藉由韓國國內司法手續讓在韓日本企業資產被「現金化」。

▲南韓律師爲了要求日本公司二戰時期徵用勞工問題賠償。(圖/路透

綜合日本產經新聞、TBS電視臺及日本放送協會(NHK)等媒體報導,韓國法院4日零時已完成扣押日本製鐵資產命令決定書的「公示送達」手續,視爲已將扣押命令決定書送達日本製鐵。

「公示送達」意爲當文書無法親自送達當事人,法院得依法將文書用公告方式代替送達。由於韓國法院這項動作,讓原告方面朝「現金化」日本製鐵資產更進一步,日本製鐵原則上將在一週內提出即時抗告

日本製鐵迴應指出,公司方面會基於外交交涉狀況等情況適當因應

日本政府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一旦真的走到現金化將導致嚴重狀況,必須加以避免;日本政府一直以來不斷跟韓國政府強調這樣的看法,未來也將強烈要求韓國方面能早日解決此事。

菅義偉再度強調,韓國方面連串因應作爲很明確地違反國際法,他在這裡無法說明日本政府未來具體因應對策,但會跟日本企業合作,從保護日本企業正當經濟活動的角度出發,考量所有可能方案,持續以堅決態度因應此事。

▲日本對此不排除祭出反制措施。圖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說,韓國方面的因應異於國際常識,雖然不希望因爲祭出反制措施導致日韓關係更加惡化,但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日本政府有可能不得不採取相應作爲。

日本政府外務省一名官員表示,如果因爲韓國政府的措施造成日本企業蒙受損害的話,對韓國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也可能是日本政府的選項之一。

韓國前駐日本大使申珏秀對此可能導致非常嚴重事態,感到強烈危機感。申珏秀說,雖然韓國與日本正陷入8年左右關係惡化泥淖,但一旦日本企業資產被現金化,令人憂慮會爲現狀帶來更嚴重影響,「時間所剩不多,兩國政府有必要及早因應」。

日本與韓國因前徵用工爭議關係惡化,日本政府經濟產業省2019年7月1日宣佈,強化管制含氟聚醯亞胺光阻劑及蝕刻氣體3項關鍵電子原料出口韓國,並於同年7月4日正式上路,被視爲是對韓國的反制措施。

►徵用工案勝訴卻「剩他還活着」 95歲爺爺淚談日韓紛爭:我一人害全國

►Kiehl’s契爾氏超人氣金盞花化妝水!超快閃特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