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漸息 獵物反讓觀光發大財

今年灰面𫛭鷹過境創紀錄屏東滿州鄉可見漫天鷹海。(墾管處提供/潘建志屏東傳真)

過去每到10月,屏東滿州鄉里山區夜裡時常傳出槍響,這是灰面𫛭鷹被獵殺的哀聲。經多年保育及教育,如今滿州已很少獵鷹地方將之轉化爲「賞鷹」,把灰面𫛭鷹變成觀光資源。另外,屏北禮納部落近年也成爲賞鷹新地點

滿州人稱灰面𫛭鷹爲「山後鳥」,1960至1980年代獵捕山後鳥可說是滿州鄉的全民運動。灰面𫛭鷹是老滿州人的家鄉味,在貧困年代是最佳的蛋白質脂肪補給品,每到10月吃老鷹,就如同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平常。

但隨保育觀念進步、老輩凋零,獵鷹風氣日益淡薄,雖然警方今年未查獲獵鷹案件,但這幾天接連有3只灰面𫛭鷹,被發現遭鋼彈打傷情形,其中2只翅膀受損嚴重,已無法飛行,將送往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收容

如今生態觀光盛行,每年10月都吸引民衆到滿州鄉里德社區賞鷹,灰面𫛭鷹從獵物變成地方觀光資源、獵人轉爲保育者,居民化身解說員遊客賞鷹,也組成民間守隊夜間護鷹

除了恆春半島,屏北山區近年也成賞鷹好地點,鷹羣數量雖不如恆春半島多,但有離市區近的優勢

依高雄野鳥學會近3年觀察,每年至少有3至4萬隻鷹過境屏北山區,禮納裡部落是最佳觀賞點,早上6時起可在遊客中心步道觀賞「起鷹」(鷹只起飛),8時後往白賓山真笠山、大路方向可見「過境」,傍晚在禮納裡周邊可欣賞「落鷹」(鷹只停棲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