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8穴位,改善4種「情緒型肥胖」

敲打8穴位,改善4種「情緒型肥胖」(圖/康健雜誌)

你知道憤怒、壓力、執着性格都可能讓你變胖嗎?利用中醫穴位與自然醫學的情緒紓解法,找回好久不見的好心情。

敲打8穴位,改善4種「情緒型肥胖」(圖/康健雜誌)

上星期,同事說了句挑動小林敏感神經的話,他一想到就有氣,逢人便抱怨、嚷嚷;過年前領到的年終獎金竟然只有別人的一半,虧他辛苦一整年爲公司增加好幾百萬的業績,小林對公司也充滿怨懟、憤怒。回家後,又得面對太太與媽媽的婆媳問題……,所有負面情緒攪和進來,頭疼和下背痛的老毛病又犯了……。

情緒導致身體慢性發炎,從西醫來看,是因負面情緒讓細胞分泌壓力激素,壓力激素促使發炎反應。

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壓力或影響睡眠品質也都可能造成慢性發炎。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助理教授劉沁瑜說,缺乏睡眠時,瘦素分泌變少,抑制食慾的功能不足,就會讓人想要多吃;同時,促進食慾的胃飢素(Ghrelin)會讓你感到餓,想吃的慾望再加成,此外,醒着的時間多,也會吃得多。

在中醫理論,七情六慾也會導致疾病。黃帝內經中就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自然醫學博士王佑驊解釋,如果長期處於憤怒情緒中,肝臟的解毒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在不易排毒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疾病,時常恐懼的人,腎功能也會比較差。

而中醫講的上火,在情緒上屬於憤怒、生氣、緊張的狀況,你感受到威脅,但卻無法控制、改變,讓整個人陷於持續性煩躁,王佑驊說。

慈濟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治醫師許瑞雲指出,情緒也是一種能量,隨時影響身體運作;所以,暴怒後,人會力竭;悲傷時,會食不下咽、失眠。而生氣點燃的那把火,在體內會產生疼痛感,尤其肝主筋骨,肝火旺,筋骨關節就容易這裡疼、那裡痛。

這4種壞情緒正在折磨你

情緒也同樣可能導致肥胖,許瑞雲歸類四種情緒壓力型的肥胖:

1‧受害者心態造成肥胖,這是爲應付外界的不友善、爲保持安全距離。

2‧壓力型肥胖,因壓力讓三交經過度興奮,導致脾經虛弱,調節水分和新陳代謝的功能降低,而容易水腫。

3‧執着性格造成肥胖,對某些人或事耿耿於懷或心有芥蒂,無論如何就是無法放開,這類人多有便秘困擾,脾經也較弱,新陳代謝較差。

4‧情緒性飲食造成肥胖,壓力荷爾蒙失調,讓人不斷地想吃,加上許多家庭的飲食教育偏差,將食物當作獎勵及表達愛的工具。

因此,要解決發炎和肥胖問題,也得處理情緒。

轉念紓解情緒,放自己一馬

情緒的背後是心念,心念帶動情緒,情緒帶動身體。許瑞雲舉例,你覺得同事在背後說壞話、跟主管打小報告、拍馬屁,讓你很生氣、忌妒,但如果能轉個念頭,想想同事與上司相處融洽是好事,樂意接受別人的指教,不將它視爲批評,而是一個改進的機會。心念一轉哪有氣?

如果無法轉念,就試着紓解情緒。在臨牀心理學,心理師會利用內觀和放鬆的技巧,協助病人觀察並與情緒相處,有時也讓人發發脾氣、宣泄情緒。但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精神科心理師王映淳建議,寫下幾個可以讓自己愉快的活動,如聽一場音樂會、手作麪包、計劃一次小旅行、打場汗水淋漓的球賽等,當面臨情緒壓力困境時,就能派上用場。

王佑驊協助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是情緒釋放技巧(EFT,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信念是由情緒、證據、合理化解釋所構成,當情緒不見,信念就會崩解。」

首先,找到不開心的情緒核心,若無法精準找到原因,就專注於當時不舒服的感受。用食指、中指輕輕敲打眉心、眼尾、眼睛正下方、人中、脣下、鎖骨下方、腋下和頭頂等八個穴位。

敲打8穴位,改善4種「情緒型肥胖」(圖/康健雜誌)

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博士卡拉漢(Roger J. Callahan)依中醫經絡穴位發展出的情緒敲打釋放法。透過每個穴位所對應的經絡,紓解那個器官所掌管的情緒,比如按到肝經的穴位就容易排除憤怒的情緒。

八個穴位依序對應到膀胱經、膽經、胃經、心包經、任脈、腎經、脾經和督脈,王佑驊說,一般人不需記住複雜的穴位和功能,只要全部穴位敲一輪,直到情緒減輕或消失。

許瑞雲則常用情緒能量調節法搭配轉念治療。兩手分別比出OK手勢,橫放於額頭,拇指、食指放在兩側太陽穴,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則輕放在額頭的髮際到眉頭間。一邊想着煩惱(一次只想一個),持續到手指尖能夠感受到輕微脈搏跳動爲止。

許瑞雲解釋,這種方法是讓頭部氣血上升,使思緒清晰、情緒穩定,較不容易意氣用事。雖然問題仍然存在,但能夠理性的面對、處理,重整身體對情緒的反應。

呼吸和音樂療法也都是常見可舒緩情緒的方法,但許瑞雲仍會搭配轉念治療,否則,當下可能放鬆、放下了,但沒多久情緒又會回來。

她指出,人在焦慮緊張時,腦波會處於β波,因此要用能夠啓動α波的呼吸方式—吸氣八拍、停八拍、吐氣八拍、再停四拍來轉換,「吸—2-3-4-5-6-7-8,停─2─3─4─5─6─7─8,吐─2─3─4─5─6─7─8,停─2─3─4。」

音樂能陶冶性情也能紓壓,王佑驊說,「這是音波能量的共振與情緒做消磁,」包括頌鉢、佛經、聖歌、水晶音樂、輕音樂都是可以挑選的音樂類型,但失戀的人千萬別再聽失戀的歌,因爲這是繼續折磨自己。

不過,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性不同,因此,專業音樂治療師會在播放一些音樂給病人聽之後,再依個人對音樂的反應開出音樂治療清單。

在各種情緒紓解法背後,關鍵是學習管理情緒、與各種不同的情緒相處,千萬別被它牽着鼻子走,甚至帶走你的健康。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