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訪蔡英文!美參議員賈德納「突飛臺北」挺參與國際:臺灣聲音很重要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德納(Cory Gardner)會面總統英文。(圖/總統府

記者楊絡懸臺北報導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Cory Gardner)與民主黨首席議員馬基(Ed Markey)25日跨黨派共同推出《2018年臺灣國際參與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Participation Act of 2018),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隨後,賈德納臨時變更亞太行程,26日搭機抵達臺灣,會見總統蔡英文與拜會外交部,強調力挺臺灣的立場

「盡全力幫助臺灣提高國際參與!」賈德納此次亞太行主要訪問新加坡,但爲了要展現對臺灣的支持,臨時決定把臺灣列爲亞太行的第一個行程,並與蔡英文會面。來臺之前,他與民主黨議員跨黨派提法案,認爲美國政府義務加強臺灣的國際地位,確保主要的國際組織不會因爲中國手段,刻意不見美國的盟友臺灣。

▲總統蔡英文強調,臺灣身爲世界公民使命感。(圖/總統府)

蔡英文接見賈德納時表示,非常感謝美國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然而包括中國軍機繞臺、國際外交手段讓友邦斷交、干擾臺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都顯示中國正在改變兩岸和平穩定的現狀,但賈德納提出法案促成美國政府積極協助臺灣,此行更展現出對臺灣的重視,也讓臺灣人民感受到美國的友誼與善意,證明挺臺灣的聲音絕對不少。

「國際參與不僅是臺灣爭取應有的權利,也是臺灣願意善盡世界公民的義務!」蔡英文表示,臺灣爭取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爲臺灣是世界醫療大國,絕對有能力、也有意願貢獻國際社會,爲全世界的公共醫療體系奉獻力量,「我們相信,世界衛生組織的重點不是政治,而是全人類的健康。」

蔡英文強調,臺灣身爲世界公民有使命感,面對中國的打壓只會讓國際社會更支持臺灣,卻不會動搖臺灣走向世界的決心。

美國參議院跨黨派提案支持臺灣參與國際,讓蔡英文感慨「證明挺臺灣的聲音絕對不少」。圖爲中華民國國旗和美國國旗。(圖/路透社

對於中國外交手段施壓,賈德納表示,美國將持續用話語權投票權讓臺灣參與國際組織,除了他提出的《臺灣國際參與法案》,還有《臺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和《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 of 2018),都是美國加強對臺灣的支持,對臺灣的承諾不會改變。

針對臺灣政府要捐款100萬美元(約新臺幣2900萬元)給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對抗在非洲爆發的伊波拉病毒,賈德納非常感謝臺灣慷慨的舉動,臺灣的領導人不是嘴巴說說,而是採取實際行動援助其他國家,充分顯現出臺灣卓越的領導能力,而這領導能力是全世界都應該要學習。

賈德納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時就已明確表達對臺灣的支持,也向中國政府表明國會鞏固與臺灣的關係,因爲臺灣在國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聲音就該被全世界聽見;不管是《臺灣關係法》、美國對臺灣的「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或是美國對臺軍售所達成的各種協議美國國會跨黨派支持臺灣,而他也會盡全力幫助臺灣,繼續深化臺灣和美國的關係。

另外,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即將在6月舉行揭示典禮,賈德納表示,一定會有美國官員參與開幕活動,也會向白宮表達願能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R. Bolton)出席,實踐美國剛通過的《臺灣旅行法》,以鼓勵美國高層官員訪問臺灣。

今晚這位朋友,他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的賈德納主席。 在臺灣遭受中國外交打壓的時候,他特別調整行程來臺灣,就是要表達來自美國的友誼,我也代表臺灣向他表達感謝。 賈德納主席也告訴我,他在訪臺前夕提出,支持臺灣國際參與的法案,得到國會跨黨派的支持。 國際友人的來訪與支持,再次證明挺臺灣的聲音絕對不少,我們一定會繼續堅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