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刷牙還是得牙周病? 醫師曝光潔牙秘訣 最容易忽略「這一處」

臺中慈濟醫院牙周專科醫師何曉涵教民衆正確刷牙,預防牙周病。(臺中慈濟醫院提供)

臺中慈濟醫院牙周專科醫師何曉涵教民衆正確刷牙,預防牙周病。(臺中慈濟醫院提供)

正確刷牙才能預防牙周病。(臺中慈濟醫院提供)

許多人勤刷牙,但卻發生牙周病,紛紛上門求診。臺中慈濟醫院牙周專科醫師何曉涵提醒,錯誤刷牙方式不但傷害琺瑯質,也會因刷不乾淨造成牙周病,民衆應針對不同口腔狀況,搭配適合潔牙方式,才能刷出一口好牙。

醫師何曉涵表示,牙周病成因是牙菌斑,不良的清潔使得牙菌斑長期堆積,起初出現牙齦炎症狀,牙齦發炎紅腫,刷牙時流血;持續惡化則進展爲牙周病,齒槽骨受到破壞,更嚴重則會出現牙齒鬆動、牙齒位移,甚至牙齒脫落等症狀。

「牙齒不是用力刷、刷得久就會乾淨,而是要刷對方法。」何曉涵醫師進一步說明「牙周病治療除了幫病人清除牙結石,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病人怎麼樣正確潔牙。」

醫師建議刷牙時,刷毛要儘可能垂直要清潔的牙面,最常見刷不乾淨的位置在舌側面,因爲舌側面不容易看到,牙刷擺放的角度不對就會刷不乾淨。用模型教具或是影片學習潔牙的效果有限,能實際在病人口腔內教刷牙並調整病人刷牙的動作,效果會更好。

何曉涵建議民衆,針對不同的口腔狀況來搭配適合的潔牙方式,舉例來說有些患者舌頭較大或口底較淺、容易嘔吐反射、牙齒排列擁擠或傾倒,以上這些情形都可以使用單束毛牙刷輔助清潔;如果有牙橋,就要使用超級牙線或牙線穿引器清潔牙縫。

何曉涵爲了讓病人學會刷牙,在牙周治療過程中,會請病人拿着潔牙工具,實際在嘴巴里操作,再根據病人動作和不同的口腔狀況及牙齒排列情形進行教學,不少病人說「都活了這麼多年,現在才真正學會刷牙!」

何曉涵提醒,牙周病治療結束後,要定期每3到6個月回診追蹤,包含清潔牙結石,以及加強病人口腔清潔狀況,才能讓牙周病控制穩定,降低復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