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業衆信辦「低碳視界-供應鏈韌性與ESG數位治理」研討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指出,全球淨零碳排的趨勢下,臺灣企業將面臨轉型挑戰,企業應將數位科技結合ESG管理原則,加速永續轉型,提升產業韌性。工業局鼓勵大型企業在永續升級的進程中,藉助AIoT、大數據分析和5G等技術,從供應鏈抑或企業商業模式中重新挖掘能資源的應用價值,促進新興技術與跨界交流,「以大帶小」,刺激創新聚落和生態系統發展,帶動各產業鏈中小企業永續發展及數位永續商機。

呂正華進一步表示,永續經營是長期課題,攸關臺灣的國際競爭力,科技工具可成爲永續發展的關鍵助力。工業局已針對企業推出減碳輔導機制,串聯供應鏈、建立示範案例,提供數位工具如碳盤查計算器,以協助中小企業提升碳管理能力,進而逐步拉昇全臺企業的「去碳硬實力」,期盼透過官產學研跨領域合作,全員齊力,共同邁向2050淨零碳目標。

勤業衆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佳翰表示,國際淨零碳排的發展趨勢有跡可循,從國際上各類倡議四起、投資人關注,到國家發展委員會於今年三月正式公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皆可發現永續已變成大型企業要件。

對企業而言,除了精進內部本身碳管理制度,強化供應鏈碳管理與提高韌性更是充滿挑戰,然而,根據UN Global Compact統計,範疇三碳排放量約佔全球企業整體排放量的70%,故供應鏈碳管理實爲企業達成淨零排放的必經之路。面對國際市場以及臺灣低碳新局勢,企業勢必得提前因應,並在法規強度提高前及早佈局,積極開發低碳新技術或產品,推動永續轉型方案。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爲了對抗氣候變遷的危機,撐起全球數位及汽車產業半壁江山的臺灣半導體產業,積極地在各範疇進行減碳措施,包括關鍵核心技術的生產過程,並將環境永續納入採購決策中,藉此敦促供應商完善管理其耗能,並加入綠色能源的浪潮。這樣的決心與行動,使得衆多知名的SEMI會員企業紛紛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包括臺積電、日月光、聯電以及穩懋半導體等,皆以實際行動展現ESG能力與價值。

勤業衆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介文提出,臺灣近年也受到氣候危機影響,導致半導體、電動車以及電子代工等精密製造業工廠,甚至導致缺工停擺,可見氣候變遷等不確定性的外部因素影響着整條產業鏈,企業是否有效鑑別供應鏈上的ESG風險並提前因應管理,將直接衝擊企業自身營運績效。

李介文進一步表示,於供應商管理過程中導入數位化工具,不僅能協助企業更有效、及時掌握供應商資訊,更能透過AIoT、大數據分析等新興科技的技術支援幫助企業面對風險時掌握先機,作爲企業訂定供應鏈管理政策與循環式管理的升級引擎。

友達宇沛永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孝忠表示,「供應鏈脫碳」是企業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關鍵。臺灣一向以出口導向爲主,面對國際的減碳趨勢,透過中心廠對供應鏈碳管理上的積極作爲,從蒐集供應鏈的碳排數據,設定供應鏈減碳目標並進行溝通、到持續監控供應鏈的減碳成效與落實管理,以推動整條產業鏈的低碳轉型來達成企業本身淨零碳的目標,提高企業的營運韌性與競爭力。

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志祥表示,南亞科技身爲全球第四大供應商,除了對客戶持續提供更低碳的綠色產品及ESG永續的承諾,同時亦積極提升永續供應鏈系統韌性,與永續夥伴共享共創低碳的價值鏈。具體作法如每年進行供應商100%覆蓋率的高風險鑑別、稽覈及輔導改善、透過永續供應鏈論壇與優良供應商表揚大會,溝通深化永續意識,藉由推動LCA盤點、ISO50001能源管理及再生能源使用等專案,充份展現正向影響力的決心與實踐。

勤業衆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孝立表示,在輔導企業客戶推行永續供應鏈管理專案時,企業普遍於實務上會遇到的三大痛點:缺乏涵蓋制度到行動須具備的長遠策略規畫與相應行動方針、供應商對於永續議題的認知程度具落差難管理、缺乏有效的溝通議合模式。

爲解決上述問題,陸孝立建議,企業應先根據自身營運範疇與能運用之資源多寡,制定適宜的永續管理策略,並將該策略與採購活動掛勾,發揮企業對於供應商的影響力。接着,企業應確實向供應商布達管理方針與稽覈標準,持續實施循環式供應商盡職調查,確保供應商的落實進度與改善狀況。

此外,供應鏈透明度也扮演重要角色,更高的透明度有助於掌握各供應商的資訊,作爲針對不同型態供應商提供差異化管理辦法的依據,例如:對於成熟度相對不高供應商,進行永續知識教育訓練,協助其建立永續意識。最後,企業應建立永續策略與績效指標之間的連結,持續透過數位手段等有效的工具與供應商保持密切互動,提升供應商的議合程度。唯有建立完善永續管理制度、輔以適當的績效指標,並確保供應鏈上資訊雙向的透明度,企業方能穩健地帶領供應商一同邁向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