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供應鏈效能及鏈結 經濟部引領APEC建構數位韌性

經濟部技術處簡任技正林浩巨在開場致詞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產業供應鏈斷鏈危機,我國集結研究機構及私人企業組成口罩國家隊,開發口罩分配實名制系統,解決燃眉之急,也運用數位製造及3D列印技術,加速防疫物資如防護衣及呼吸器等的製造。近期推出的智慧機械雲,可整合多家廠商的系統及解決方案,協助產業數位轉型。我國在疫情下仍展現高韌性,今年GDP成長率上看6%,希望透過這些經驗鼓勵APEC夥伴,運用科技發展韌性供應鏈,一同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疫情後製造業發生大幅轉變,從過去以「效率掛帥」逐漸轉爲「韌性優先」,全球供應鏈將面臨重組趨勢,並朝區域化、在地化、分散化的方向發展,在科技進步下,過往勞力密集、資源密集的優勢逐漸消失,工研院所擘劃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中,爲打造永續環境,未來包含雲端、通訊技術、半導體、AI人工智慧等,都可以應用在提升供應鏈韌性上,歡迎APEC會員體與工研院成爲技術合作夥伴。

論壇重點爲如何透過數位工具,從全球化、中心化、長鏈化走向縮短供應鏈或在地生產,來強化產業韌性並加速轉型。我國英業達人工智慧長陳佩君,分享英業達如何利用AI人工智慧進行數據蒐集、製程優化以及即時監控,以建構供應鏈韌性的實務經驗。菲律賓Ionics EMS副執行長Mr. Earl Qua強調工業4.0加速製造業迴流至已開發國家,並呼籲企業應多運用創意思維發展創新商業模式。美國先進製造工程顧問公司The Barnes Global Advisors首席顧問Dr. Wayne King則分享,如何在疫情期間快速在兩個月內透過3D列印技術打造N95口罩完整供應鏈。最後,新金寶集團的三緯國際立體列印公司XYZ Printing舒家誠副處長及瑞典知名3D列印粉末業者 Hoganas 亞太區總經理Daniel Edman,以不同角度分享積層製造如何強化供應鏈韌性。

此次線上論壇,從國內外業者分享新興數位工具談起,再由來自韓國、智利、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會員體之產官學代表,針對數位化、人工智慧等領域進行創新政策討論,探討如何透過韌性供應鏈相關策略及數位製造與積層製造技術之應用,產出亞太區域國家之最適解決方案。期待強化APEC區域內供應鏈合作,共同開發更具包容、永續的數位解決方案,提升供應鏈韌性及效能,實現亞太區域內貿易自由及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