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水種稻」開工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每一畝產300公斤

大陸近日在山東青島大規模推動海水鹽鹼地種植稻米。(圖/翻攝自青島新聞網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爲確保糧食穩定供應,在應對新冠肺炎的同時,中國在山東青島的「海水種稻項目,於日前正式大規模開工。中國工程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如果中國能發展1億畝鹽鹼地種植水稻,可增加總產300億公斤,有利於保障糧食安全,幫助地區實現脫貧。

據《光明日報》報導,由袁隆平所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於5日已經啓動萬畝耐鹽鹼超級雜交水稻示範種植項目,在青島市城陽區內,工人首先對5000畝鹽鹼地進行開墾整理現場數百臺農業機械同時作業

山東省青島市海洋資源豐富。(圖/CFP)

該項目起於2012年,當時袁隆平開始帶領青島海水稻團隊,在山東從事耐鹽鹼水稻育種與栽培體系研究,並組建國家耐鹽鹼水稻品種區域性試驗聯合體,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遼寧等多個省市設置23個區試點,目前已有3個品種報審。

按照中國大陸對海水稻的推廣規劃,2020年,袁隆平等團隊計劃在青島、濰坊東營等地示範推廣耐鹽鹼水稻一萬畝以上,在內蒙古杭錦旗新疆等地示範推廣5000畝以上。如此一來,海水稻團隊今年在全國的示範種植面積,將達100萬畝。

▲該項目自2012年起,在青島鹽鹼地試種海水稻。(圖/翻攝自大衆網青島)

九天智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棟表示,海水稻研發是將耐鹽鹼水稻,以及鹽鹼地工程改良技術的互相結合,該技術以海水稻和智慧農業爲核心,能有效對鹽鹼地、未利用地、閒置中低產田進行全面升級改造與利用。

據統計,中國大陸共有15億畝鹽鹼地,約有3億畝可改造爲農田,袁隆平認爲,如果中國能發展1億畝鹽鹼地種植水稻,畝產達300公斤,可增加總產300億公斤,有利於保障糧食安全,且鹽鹼地大多分佈於貧困地區建設資金的投入可以有效地帶動精準扶貧。

►越想越不對勁!OL 賺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