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大爆發!重塑能源赴港IPO,行業高成本問題何解?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趙奕 上海報道

當前,我國氫能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近日,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重塑能源”)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根據招股書,重塑能源本次IPO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氫燃料電池系統、氫能裝備的研發及擴產,以及海外市場業務拓展等方面。

“當前氫能產業仍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產業處於由政策導向向市場導向轉型的發展窗口期,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針對本次IPO,重塑能源方面在回覆《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重塑能源方面還表示,從企業來說,需要積極適應環境變化,面向市場需求開發有競爭力的產品、提供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不斷推進氫能商業化、多元化應用進程。

優化業務結構尋求淨利轉正

公開資料顯示,重塑能源於2015年9月成立,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系統、氫能裝備及相關零部件的設計、開發、製造和銷售,並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氫燃料電池工程開發服務,可提供製氫及終端應用一站式解決方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3年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銷售輸出功率計,重塑能源位居中國氫燃料電池系統市場第一,市場份額爲23.8%。按2023年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總銷售額計,重塑能源位居中國氫燃料電池系統市場第三。按2023年重卡搭載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總銷售輸出功率計,重塑能源位居中國氫燃料電池系統市場第一,市場份額爲42.4%。

業績方面,重塑能源的營收持續增長,近年來虧損也有所收窄。根據招股書,2021年至2023年和2024年前五個月,重塑能源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爲5.24億元、6.05億元、8.95億元和0.13億元,同期,該公司經調整(扣除股份支付和上市費用)後的虧損分別爲6.2億元、5.2億元、4.7億元。

“我們的盈利能力受到與中國氫燃料電池行業和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處於早期階段相關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下游應用相對有限、生產成本相對高企以及上述行業上下游發展有限等。”對於增收不增利,重塑能源招股書顯示,主要原因包括公司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導致開支及原材料成本增加;確認貿易應收款項重大減值損失;及燃料電池系統向高功率方向的快速迭代及市場價格下跌共同導致的重大存貨減值損失。

從行業來看,氫能源賽道內多家公司同樣面臨着盈利困境。重塑能源方面向本報記者表示,氫能作爲戰略新興產業,目前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較小,並正逐步由政策導向向市場導向轉型,需要持續高投入推動技術研發和產品迭代,同時因爲行業貿易應收款結算時間較長,導致報告期內虧損是燃料電池企業普遍存在的現狀。

“雖然公司淨利潤有待轉正,但公司的業績正逐年穩步增長,業務結構正在持續優化,同時也在採取多方面措施改善現金流、管控成本,公司經營可持續性預計持續向好。”重塑能源方面稱。

公開信息顯示,重塑能源共完成8輪融資,總融資金額達39.39億元。2022年最後一輪融資完成後,重塑能源的估值約爲108.6億元。其投資方包括中石化資本、宇通客車、國家制造業基金、一汽解放、紅杉資本、豐田等。

氫能成本有望全面下降

當前,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國際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預計,未來10年將是我國氫能產業“黃金髮展期”。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這是氫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隨後,3月22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佈《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編制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有序推進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

重塑能源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氫能產業正處於發展的窗口期,在窗口期階段,有許多明顯的變化。比如,產品需要從政策導向過渡到性能、成本、耐久全面滿足市場需求;市場區域正在由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羣走向全國市場;應用場景正在由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過渡到多元市場化合作;企業從之前主要參與中國市場轉變爲主動拓展國際市場;氫能商業生態正在從車輛示範應用小生態向能源大生態延伸拓展。

北京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國氫能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政府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氫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同時,國內企業在氫能裝備、燃料電池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氫能消費量已達到3520萬噸,佔全球氫能消費量的53.7%,成爲全球氫能消費大國。與此同時,燃料電池技術取得長足進步。我國燃料電池電堆的累計推廣量已突破2.1萬輛,應用場景不斷多元化。

“目前氫能市場下游主要是重卡,雖然購車成本遠高於原油車,但從運營成本來看,氫能重卡已經具備競爭優勢。氫能是我國重要的清潔化能源,未來必然成爲能源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記者瞭解到,儘管氫能產業發展正在提速,但依然面臨不少挑戰,成本問題首當其衝。重塑能源招股書顯示,在山西省等富含低成本副產氫資源的地區,當地加氫站高純度氫氣的價格介乎約每公斤25元至每公斤40元,車輛補能成本基本與柴油車持平,而在上海等其他地區當地加氫站高純度氫氣的價格則介乎約每公斤50元至每公斤70元。

重塑能源方面向本報記者表示,氫氣價格差異和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全國各地氫氣資源稟賦和產業條件各不相同,氫能制儲運等多環節的發展也對氫氣價格有影響。未來,隨着氫能制儲運加等環節技術成熟、成本下降,終端氫氣價格也將持續下降。

重塑能源方面認爲,氫氣價格持續下降的同時,氫燃料電池系統價格持續降低,將帶來氫燃料電池汽車購置成本和運營成本下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從2027年起,氫燃料電池重卡的全生命週期成本(不含補貼)將逐步低於燃油重卡。

對此,屈放表示,目前,制氫的方式決定製氫成本,其中成本最高的是綠氫,而各地由於資源配置不同制氫成本差異較大,其中內蒙古綠氫製造成本甚至低於藍氫和灰氫。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隨着燃料電池系統和燃料電池電堆成本的下降,氫能汽車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從而提升氫能下游應用的商業化速度。該機構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燃料電池系統成本由人民幣9600元/kW降至人民幣2400元/kW,預計到2028年,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將降至人民幣1100元/kW。同時,2018年至2023年,燃料電池電堆的成本已由人民幣6500元/kW降至人民幣1500元/kW。預計到2028年,燃料電池電堆的成本將降至人民幣600元/kW。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