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搜科研國安監控 美國也廣用偵察氣球
美國近日接連擊落據稱爲間諜氣球的物體並與中方外交齟齬,可能激發政府和民間部門有更大興趣製造、偵測這類偵察氣球。(圖/路透社 )
美國指控中國偵察氣球闖入領空引發外界關注大國間諜報攻防。據業界、卸任官員與政府檔案顯示,美軍與文職機構也長年使用氣球,從國安、科研、蒐集情報等用途廣泛。
「華爾街日報」指出,儘管美國不乏發送氣球飛越他國的往例,但外界對相關影響與範疇所知有限。較爲人所知者是1950年代冷戰期間,美國執行所謂「白鯨計劃」(Project Moby Dick)-空飄裝有相機的氣球飛越當時蘇聯領空,之後改用U-2高空偵察機。
中國外交部13日表示,2022年初以來美國氣球闖入中方領空已十多次,但白宮否認中方一切指控。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近日接連擊落據稱爲間諜氣球的物體並與中方外交齟齬,可能激發政府和民間部門有更大興趣製造、偵測這類偵察氣球。
2000年代初擔任美國空軍參謀長的退役將領瓊珀(John Jumper)說:「我們正看到一場近太空(near space)的開發競賽。」瓊珀在空軍參謀長任內主責軍用航太技術研發。
瓊珀指出,相比高度較低的飛機空域及更高的外太空,一般定義爲距地面6萬到33萬英尺(2萬到10萬公尺)空域的近太空長久以來被視爲「一片荒漠」。
美國政府長年使用偵察氣球刺搜情報,並把用途拓展到其他範疇。五角大廈幾十年來使用裝有雷達的繫留氣球,懸浮於1萬到1萬5000英尺(約3000到4500公尺)的空中監控美國南部邊境和進入墨西哥灣、加勒比海的毒品走私路徑。這類偵察氣球滯空時間遠勝無人機,利於長時間監控。
氣球還能搭載電子光學相機監控從紫外線到遠紅外線等電磁頻譜,或搭載雷達偵測大範圍地面動態;氣球也能裝麥克風捕捉聲音並確定音源與來向,像是如此就能標定某座迫擊砲,另可裝其他傳感器截收電子通信。
世界各地的氣象學家每天會施放天氣氣球2次,蒐集大氣溫度、壓力、溼度等數據,供短期天氣預報及長期氣候預測。這類簡單的乳膠氣球可攜帶不到1公斤的無線電觀測裝置空飄到11萬5000英尺(約3萬5000公尺)的高空將數據傳回地面,約飛行2小時後會自行破裂。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在北美與太平洋島嶼共操作92枚氣象氣球,他們13日表示全數氣球到這個週末一切正常。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研究機構也會操作巨型研究氣球,這類氣球會在高達 12萬英尺(3萬6500公尺)的平流層環繞地球一圈。 這類氣球航高遠超過民航客機(通常多在3萬到4萬英尺),可提供無人機與高空偵察機無法獲得的大氣、化學及天文觀測等重要資訊。
按相關業界專家和美國政府的看法,氣球的吸引力在於可容易改搭載最新傳感器和監控技術重新「披掛上陣」,成本遠低於衛星,且比飛機滯空時間長得多。
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民營探空企業World View Enterprises公司執行長哈特曼(Ryan M. Hartman)說:「如今平流層成爲新競逐場域的態勢至明。」哈特曼的公司過去10年執行120多次高空氣球任務,檢查天然氣與石油管線並能檢測有無甲烷外泄。(譯者:陳亦偉)11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