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得只剩下房子【以房養老篇】/友善二房東 房東與弱勢的橋樑

蔡小姐除了現住的房子,名下還有一間臺北市老公寓,是先生生前購入,隔間後出租給房客。兩年前先生病故,房子管理、與租客溝通的工作落在蔡小姐身上。但她年紀大了,管理公寓讓她力不從心,尤其有許多老房客從年輕租到老,也到了需要長照的年紀。

蔡小姐曾想過將房子收回售出,免於管理的困擾,但是又不忍:「這些老人再搬會去哪裡呢?只會愈住愈糟吧!」

後來蔡小姐找到崔媽媽基金會,希望加入「地表最友善二房東計劃」,這個計劃是崔媽媽在二○二二年啓動的方案。

崔媽媽長期的服務中,有一個是爲弱勢者找房租屋,他們理解到房東不願意租房給弱勢者的原因,管理和收租都麻煩,很多房東寧願空着,也不願出租。崔媽媽希望透這個方案成爲房東和弱勢房客的橋樑,向房東承租空間,整理成弱勢可負擔的房源,再轉租弱勢房客。計劃保障房東出租的房子完整管理、交租準時,甚至還負責修繕老舊房屋;另一方面,弱勢者能在不被歧視的狀況下,穩定租屋。

與目前地方政府包租代管、社宅計劃最大的不同是,這個計劃會引進社福與長照資源,讓弱勢租屋者安居,也讓房東知道弱勢者有社會資源協助,確保繳租不中斷、租約到期房屋可收回。

二房東的計劃負責人,崔媽媽社會發展處長張偉瑜表示,有愈來愈多充滿善意的房東,甚至有的房子屋況很好,在租屋市場能有很好的價錢,但房東願意空着房子等有緣的弱勢老人家。

計劃開辦兩年多,約有四十幾件主動聯繫,但真正可承租的案件不到卅件。「我們二房東在找屋,就跟弱勢者找屋一樣,條件很多。他願意來,我們不一定能承接。」張偉瑜舉例,兩百多坪要租一個月廿萬,價錢太高,服務對象承擔不起;或五樓沒電梯、頂樓加蓋,也得審慎評估。

高齡社會裡,許多房東也老了,管不動房子的房東,或許可以試試友善二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