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媚/機車產業升級未盡全功 請政府堅持對的方向

電動機車目前還需要政府持續投入更多資源灌溉。(圖/臺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提供)

●邱淑媚/昕叡創能有限公司總經理、臺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會員

我是傳統機車行二代,鑑於消費者對消費環境服務有更高的期待,六年前爸爸決定配合品牌商進行「店格轉型」,更新門店硬體設備優化人員的服務流程,讓消費者能在更舒適的環境體驗二輪保修與銷售服務。當下我感受到產業已出現新的契機,因此決定回家投入改變的行列

2015年GOGORO在臺灣正式登場,當年我也親自到臺北體驗門市服務,無論是硬體設備、人員以及服務流程都讓我印象深刻。當下我就決定,如果有機會,我也一定要讓客人感受如此優質的服務體驗。

其實當時車行生意還很熱絡長輩們也質疑爲什麼還需要這樣大幅度的改變?畢竟在傳統燃油機車市場久了,要在機車行投資更多的硬體資源,包含門店設計、維修工具、服務流程標準化,還有工作排程等規範,當然會懷疑這樣的模式是否真的能夠成功?但看到市場的趨勢、政策的帶動以及消費者的反應,不只是國外各領域大廠,國內廠商也都往此方向調整,因此更加確信這是對的方向。

正式投入成爲電動機車通路商以後,身邊的車行大多仍抱持着懷疑的態度,直到電動機車市場在去年大爆發,大家開始想方設法投入這個產業,越來越多人開始認可這是未來的主流商品,也想要加入轉型的行列。

大多數的傳統車行老闆都期待改變,這和在媒體上聽到的反對聲浪有所落差。他們的想法是:我該怎麼在產業轉型浪潮中做調整?技術與服務如何再提升?店面還能做什麼改變?各方回饋的聲音其實都是正向的。

電動機車的消費體驗不同以往,例如追求「與衆不同」的產品設計理念,是時下消費者偏好的個人風格展現,且大部份的使用者也樂於透過手機享受智能體驗,而環保亦是所有選擇電動機車的消費者都具備的共同認知。員工,當然也是!大家都傾向選擇在更舒適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銷售與車輛保修工作,沒有油污廢氣,更沒有影響健康的擔憂。

今年中央補助縮減,有些地方政府補助也不像去年一樣支持,我的門店就在桃園,新購補助從全國最高到一直調降,對銷量確實影響很大。但在這過程中,我們跟品牌商也更努力去尋找賣點、觸及更多目標族羣、找到更多話題吸引消費者。我們理解補助終究要收手,但從整體電動機車市佔率來看,全臺灣使用中的燃油機車超過1400萬輛,而目前使用中的電動機車僅約30萬輛。

若補助要收手,目前真的還不到時候,就好像一個小孩正在成長,你卻把養分都抽掉,這樣還能指望他強壯長大嗎?我認爲政府提倡使用乾淨能源和綠能環保的政策方向是正確的,必須繼續堅持走下去。

油電要一起成長,而不是相互對立,要把電車視爲產業升級的良好契機。問題應該回歸:政府的目標是什麼?是爲了提供更好、更乾淨的生活環境給臺灣人民,纔會額外提撥更高的購車補助金額給電動機車。但目前電動機車佔整體機車總量僅僅2%,需要持續投入更多資源灌溉,讓政策推動得以持續進行。我們很期望政府能堅持走對的路,堅持正確的政策,終究能引導所有人做出對臺灣社會更好的選擇。

熱門推薦》

張楨彬/從油轉電:機車產業的升級之路

鍾文榮/「振興三倍券」看不出有「非花不可」的玄機

單厚之/三倍振興券要振興誰?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