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化纖黨委書記、董事長邵長金:打造綠色生產體系 開創綠色紡織生態

(原標題:兩會丨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化纖黨委書記、董事長邵長金:打造綠色生產體系 開創綠色紡織生態)

2023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化纖黨委書記、董事長邵長金重點關注全綠色產品生產體系的打造、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的打造兩大方向,樹立了“新鄉化纖”——“中國綠色紡織產業的領導者”、“中國綠色紡織產業生態體系開創者”旗幟的願景。

對於全綠色產品生產體系的打造這一話題,邵長金表示,紡織企業應努力實現從原材料綠色、產品綠色延伸到生產過程全程清潔生產,全面打造產品全產業鏈綠色生產體系。此外,企業還要努力營造從單一企業產品綠色生產到全產業系統綠色產業聯盟的建設,致力創建“零碳”紡織消費品生產體系。

“近年來,隨着國內再生纖維素纖維產能不斷擴容,中國溶解漿進口依賴度正不斷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對行業平穩發展形成制約。”邵長金提及,高品質原料的穩定供應,是紡織行業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

作爲近年來市場需求倍增的高品質原料之一,纖維素纖維由於工藝和技術不斷改善,終端產品大都可以自然降解。相對於聚酯等合成纖維,纖維素纖維環境友好,應加大相應產品的供給,逐步降低不易自然降解的合成纖維的消費量,實現行業綠色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按照現階段在建和計劃建設的產能測算,5年後,國內纖維素纖維產能規模將增加300萬噸至700萬噸。

棉花和黏膠纖維是纖維素纖維應用的主體,而近幾年,伴隨黏膠纖維和萊賽爾纖維的產能不斷擴大,市場對溶解漿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由於國內的溶解漿產能及生產成本受限,同時受棉漿粕、林木資源稟賦等限制,溶解漿的供應受到侷限。

據統計,中國溶解漿進口數量從2014年的209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306萬噸。中國的溶解漿的對外依存度,2019年接近80%,2021年在85%以上。這對產業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邵長金提出,建議以持續科研爲依託,努力實現用可再生植物纖維替代進口纖維素產品,打造中國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進一步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具體操作路徑方面,他建議,充分利用農作物廢棄物、竹、麻、速生林及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等,發展以生物可再生資源替代化石資源的工業原料路線;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和支持,對生物基化學纖維產業給予資金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進一步提高生物基化學纖維產業技術水平,重點突破部分生物基單體和原料的關鍵製備技術、推動關鍵裝備國產化、推動重點品種的規模化低成本生產,補齊短板;拓展生物基化學纖維在紡織品服裝領域的應用,降低紡織工業對石油資源的依賴。

責編:葉舒筠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