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構 挑戰與機遇並存
▲ 被譽爲「AI教父」的黃仁勳前陣子訪臺,掀起了全臺媒體和民衆的瘋狂追捧。(圖/記者李毓康攝)
●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最近,全球關注點聚焦於AI領域的巨頭NVIDIA的創辦人黃仁勳先生,被譽爲「AI教父」的他帶動了一股AI風潮,其影響力不僅僅在科技領域,更是廣泛擴展至媒體和民衆之間。特別是他來臺參加 Computex 2024 展覽,更是掀起了全臺媒體和民衆的瘋狂追捧。這種對科技巨頭的追捧和熱潮,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科技發展和領導者的高度關注和崇拜。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得不思考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企業如何應對這一局面。
多國政策交錯:企業的全球戰略挑戰
全球戰略的變化對企業產生着複雜的影響。首先,各國半導體戰略的同時推動,意味着企業需要應對多個國家的政策和法規要求,這增加了企業的管理難度。此外,國家從安全保障角度改變半導體供應鏈,可能導致企業供應鏈的重組和重新定位,對已建立的供應鏈網路構成挑戰。
企業面臨利潤目標與國家利益之間的分歧,尤其在半導體產業中,美國的《CHIPS加法案》實施嚴格管控和限制,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鏈的分裂,使企業需要靈活調整戰略,以保持盈利能力和合規性。
利益與政策的衝突:日本企業在半導體供應鏈重建中的挑戰
▲ 美國對中國加強管制之際,日本對中國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卻顯著增加,這反映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不一致。(圖/記者高兆麟攝)
2018年,美國對中國加強管制之際,日本對中國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顯著增加,並持續上升。這一趨勢反映了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不一致。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像臺積電(TSMC)這樣的世界領先的晶片製造企業,也參與了這一潮流。隨着中國市場對高端半導體設備的需求不斷成長,TSMC等企業積極加大對中國的出口。
儘管這與美國等國家的政治意圖相左,但對企業而言,這是一種實現利潤成長和市場擴張的機遇。企業與國家在出口政策上的不一致,凸顯了企業在全球化時代面臨的複雜挑戰,以及企業經營戰略與國家政策之間的微妙關係。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美國的《CHIPS加法案》:影響與挑戰
美國的《CHIPS加法案》標誌着美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更加嚴格的管控和干預。這項法案實施了一系列嚴厲的限制措施,旨在阻止美國資助的企業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受關注國家」投資,並在受關注國家提高先進半導體制造能力的方面上,施加了嚴格的禁令。更具體地說,該法案禁止了企業在這些受關注國家增加先進半導體制造能力,同時也禁止了技術轉讓,這意味着美國企業無法與受關注國家的企業進行合作研發或技術轉移。
▲ 《CHIPS加法案》意味着美國企業無法與受關注國家的企業進行合作研發或技術轉移。(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這一舉措導致了供應鏈分裂的進一步加劇,因爲它限制了美國企業與受關注國家的企業進行合作,並削弱了這些國家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此外,該法案的實施可能會加速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地緣政治分裂,使得半導體產業的關鍵環節被重新配置,這可能對全球經濟和技術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該法案旨在加強美國對半導體產業的控制和引導,但其影響也將擴散到全球範圍,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半導體產業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這一法案的實施將需要各國在半導體產業領域加強合作與協調,以維護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日本半導體需求依賴的中國市場:重要性與挑戰
日本半導體產業對中國的需求依賴是該地區經濟格局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日本在多個半導體相關行業中,對中國最終需求的依賴程度最高。特別是在涵蓋了計算機、電子產品和光學產品製造業、電子設備製造業以及機械器具製造業等領域,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需求佔據着重要地位。
▲ 隨着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日本企業對中國的依賴也變得越來越深。(圖/路透)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對中國需求的依賴度持續上升,而且趨勢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成長和市場的擴大,日本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在增加。而且,隨着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日本企業對中國的依賴也變得越來越深。
在這一背景下,臺灣半導體制造巨頭TSMC作爲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商之一,也對中國市場有着重要的依賴。TSMC在中國設有多個生產基地,並且中國市場是其重要的銷售目標之一。因此,TSMC與日本企業一樣,對中國市場的發展和需求變化高度敏感,這也影響着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地位和發展戰略。
供應鏈分裂對日本企業和TSMC的影響:挑戰與應對
供應鏈分裂可能對日本企業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在美中關係緊張的情況下。美國加強對中國的技術管制,對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關鍵行業帶來不確定性,進而影響了日本企業的全球供應鏈佈局和戰略計劃。
▲ 臺積電須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確保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圖/記者施怡妏攝)
TSMC作爲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商之一,也受到供應鏈分裂的影響。美國政府對中國技術的限制可能直接影響到TSMC的營運和發展。因此,TSMC須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確保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美國等國家對半導體技術的控制可能會進一步強化,包括加強對關鍵技術的出口管制和限制投資合作等措施。這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和各國企業產生深遠影響,需要各方高度重視和應對。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建:挑戰與機遇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建是當前各國共同面對的重要議題。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正積極推動半導體振興政策,以吸引半導體企業在本國設立生產基地,以增強其製造實力和競爭力。這些國家通過提供稅收優惠、研發資金支持以及技術創新的推動等方式,力圖確保本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地位和戰略利益。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積極構建自主的半導體供應鏈。中國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對本土半導體企業的支持和投資、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以實現對半導體技術的自主掌控。在國際知名半導體企業的技術支持下,中國也在加速發展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以擺脫對外部技術供應的依賴。
▲ 中國正在積極構建自主的半導體供應鏈,以實現對半導體技術的自主掌控。(圖/CFP)
然而,美中之間的技術分裂和摩擦加劇,給企業在中國市場帶來了新的挑戰。美國對中國的技術管制日益嚴格,企業在中國市場面臨着不依賴先進技術的競爭壓力。特別是在TSMC等先進製造企業面臨出口限制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必然會加快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的步伐,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企業應對策略:保持競爭力與應對未來
企業面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建和國際形勢惡化,須快速採取措施以保持競爭力。首先,企業可利用現有產業補貼和政策支持,降低成本、提升技術水平,增強競爭力。像TSMC可透過合理利用臺灣政府支持政策,擴大生產規模,加速技術升級和創新,保持領先地位。
其次,企業可積極參與新供應鏈建設,與合作伙伴建立堅實地位,實現收入多樣化和生產能力地理分散。例如,TSMC可加強與其他國家合作,建立全球製造基地和研發中心,因應市場需求和貿易環境挑戰。
展望未來,各國半導體戰略目標是2030年自給自足供應鏈,意味着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更爲自主和獨立。可能出現多國供應鏈相互結合,半導體產業發展將受密切關注。企業須調整戰略,強化創新和國際合作,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競爭優勢。
▲ 企業可積極參與新供應鏈建設,與合作伙伴建立堅實地位,實現收入多樣化和生產能力地理分散。(圖/CFP)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