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用半導體缺貨惡化 福特連停5廠產線

福特宣佈因車用半導體短缺,關閉3家巴西廠,員工工廠圍籬上掛起制服抗議。(路透)

車用半導體缺貨,導致汽車商停產,去年12月因大陸率先復工而先面臨,還被不少中國崩潰論者拿來當復甦假像證據,但現在此現象已擴及全球,多家日本車商停、減產後,美國車商福特(Ford)也連續叫停肯塔基州德國,及巴西3廠產線。CNN分析,全球車用半導體短缺危機可能正在惡化。

福特上週才被迫關閉位於路易斯維爾生產Kuga等休旅車的工廠,週一(18日)又宣佈生產受歡迎車型Focus的德國薩路易斯(Saarlouis)廠,即日起至2月19日停工,該廠有5000名員工。

公司發言人說:「我們正密切關注局勢發展,並調整生產計劃,希望將對員工、供應商客戶,還有歐洲各地經銷商影響降至最低。」他還強調,其他歐洲廠目前不會採取類似薩路易斯廠的措施

汽車由於產品生命週期長,在疫情爆發導致銷量下降後,去年上半年曾採取停產方式,導致半導體供應商重新分配產能,轉向智慧手機遊戲主機和筆記型電腦,現在即使是這些利潤更高、需求更大的科技產品也有半導體供給吃緊問題,汽車製造商自然更無法拉貨,因此在原本車用半導體庫存消耗殆盡後,完全跟不上汽車產能。

在福特之前,福斯(Volkswegan)、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豊田、日產、本田等車商已經因爲半導體短缺停、減產。隨着電子介入增加趨勢發展,特別是駕駛輔助、導航等系統,即使是普通燃油每輛也要用到50至150顆晶片,發展蓬勃新能源車需求更大。有研究公司預估,去年全球汽車銷量下降15%,今年將成長9%,但缺「芯」危機正使復甦面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