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中國團隊5年攻關 胚胎幹細胞嵌合猴誕生

胚胎幹細胞嵌合體猴卡通寓意圖,被選爲Cell雜誌的封面。(取材自觀察者網)

經五年攻關,中國科學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成功構建了高比率胚胎幹細胞貢獻的出生存活嵌合體猴。研究論文已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在Cell期刊。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表示,嵌合體猴技術對生物醫藥的重要性不亞於複製(克隆)猴技術,是構建非人靈長類疾病模型的里程碑發現。特別是對於單個基因突變造成的疾病,比如漸凍症,人們就可以對其採取干預手段和藥物研究。

觀察者網引據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網站消息,「Cell」期刊9日在線發表這篇題爲「Live birth of chimeric monkey with high contribution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s」(高比率胚胎幹細胞貢獻的出生存活嵌合體猴)的研究論文。

胚胎幹細胞嵌合體猴研究團隊主要成員李傑(左起)、曹靜、劉真、孫強、李春楊。(取材自觀察者網)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劉真研究組、腦智卓越中心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孫強研究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Miguel A. Esteban研究組合作完成。

不同細胞注射的嵌合胚胎體外延遲培養效果圖。(取材自觀察者網)

報導指出,這項研究證實了猴胚胎幹細胞可以高效的貢獻到胚外胎盤組織和生殖細胞,爲遺傳修飾模型猴的構建奠定了技術基礎。

非人靈長類胚胎幹細胞嵌合體研究模式圖。(取材自觀察者網)

胚胎幹細胞在生物醫藥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然而非人靈長類胚胎幹細胞嵌合體研究一直進展緩慢。中國研究團隊建立了處於六種不同培養體系下的食蟹猴胚胎幹細胞,評估發現5iLAF、4CL和PXGL體系下培養的食蟹猴胚胎幹細胞具較高多能性,且4CL體系下的幹細胞具有更好的傳代穩定性和基因組穩定性。

不同培養條件下猴胚胎幹細胞中SOX2、NANOG和KLF17的免疫熒光。(取材自觀察者網)

胚胎幹細胞注射入受體胚胎後的快速凋亡是影響胚胎幹細胞成功嵌合的關鍵。研究團隊選用綠色螢光蛋白標記的4CL條件下的胚胎幹細胞進行猴胚胎注射實驗,最終得到既不影響胚胎正常發育又能保證幹細胞存活的最優嵌合胚胎培養條件。

研究團隊進一步將注射了綠色螢光標記的4CL幹細胞的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在十隻出生或流產的仔猴中,有一隻出生存活猴和一隻流產猴檢測到胚胎幹細胞的嵌合。經嚴格嵌合體分析流程,發現出生存活猴中胚胎幹細胞的貢獻比率高達70%左右。這對後續基於該技術的遺傳修飾模型構建至關重要。

論文並強調,該研究嚴格遵守生物倫理規範,所有實驗均符合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的研究指南,並經過腦智卓越中心倫理委員會審覈。

解放日報引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說,在他看來,這是國際上首次成功構建的嵌合體猴技術,有着更好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對於單個基因突變造成的疾病,有了更好的疾病模型猴,人們就可以對其採取干預手段和藥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