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科專業因何大撤退:AI替代還是就業回報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近期,“哈佛大學因教師離職取消30多門秋季課程”的消息不脛而走。據報道,取消最多的是歷史與文學系的課程。

國內近十年本科專業調整範圍也不斷擴大。在撤銷數量方面,設計學類專業最多,有305個,其後是工商管理類、電子信息類、公共管理類,分別有266個、247個、247個。可見,文科專業裁撤力度較大。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佈《中國—世界高等教育趨勢報告(2025)》(下稱“報告”)。報告指出,在全球高校財政赤字加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停辦“實用性”不強的文科專業。文科成爲高校優化調整的“重災區”。

文科大撤退不是孤立的現象,它是AI浪潮下高校擁抱智能技術的結果,也是AI對就業帶來顛覆性影響的次生影響。但是,面對AI時代,文科真的沒有用武之地嗎?

大學文科專業劇烈調整

近年來,大學“砍掉”文科專業和課程的事件時有發生。

報告稱,2022年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 北達科他州州立大學、阿拉斯加大學、堪薩斯大學等都宣佈或提議削減通識教育課程,主要涉及人文學科。2023年西弗吉尼亞大學決定終止28個專業,主要是人文學科。

在歐洲,荷蘭萊頓大學擬關閉多個本科人文專業課程。其中,非洲研究和拉丁美洲研究的學士學位課程有被完全撤銷的風險。烏得勒支大學宣佈,從2026年9月起,法語、德語等學位課程停止招生。包括羅漢普頓大學、東安格利亞大學和肯特大學在內的英國大學也正在縮減甚至關閉人文系。

近年來,中國大學專業撤銷數量屢創新高,2023年全國本科專業點撤銷數量高達1670個。其中,設計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等專業類撤銷數量位居前列。

報告統計了近十年國內大學專業調整情況。在撤銷數量方面,設計學類專業最多,有305個,其後是工商管理類、電子信息類、公共管理類,分別有266個、247個、247個。可見,文科專業裁撤力度較大。

有減就有增。從近十年新增專業所屬的專業類來看,計算機類新增最多(1993個),其次是電子信息類(1018個)。具體專業方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760個)、人工智能(532個)、機器人工程(363個)等專業新增數量處於前列。

一些傳統學科也開始擁抱AI,衍生出新的“智能”專業。報告指出,近十年全國新增“智慧”“智能”本科專業總計1799個,其中超八成都是在近五年內新增的。除人工智能外,新增最多的三個“智能”專業分別是智能製造工程(342個)、智能科學與技術(190個)、智能建造(153個)。

除了數字經濟等少數可被納入文科的專業之外,經AI“改造”的專業主要是理工科專業。可見,AI總體上衝擊了傳統的文科專業。

文科學生就業滿意度不低

被撤銷的專業,其實自身原因也很重要。報告稱,一些專業因爲課程設置缺乏獨特性,與其他專業存在較多重複,特色不鮮明,難以滿足社會對專業化、特色化人才的需求而被撤銷。

“高校把相關的專業撤銷、合併,除了受就業市場的影響,另一個原因是這些學校覺得在同類型學校的比較當中,他所辦的專業不具備優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報告還稱,部分專業因市場需求飽和而面臨困境,如公共事業管理、服裝與服飾設計等專業。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指出,未來五年技術進步對企業和就業的影響加速。預計AI將淘汰多達2600萬個記錄和行政職位,比如收銀員、票務員、數據錄入和會計。

文科生的就業空間因此受到壓縮。以翻譯爲例,麥可思研究院歷年發佈的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翻譯崗位吸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能力在下降。應屆本科生從事翻譯類職業的比例由2014屆的1.1%降至2023屆的0.4%,近十年就業佔比降幅達64%。

在國際範圍內,“畢業後能找到工作,或者更進一步,找到高收入工作”已成爲公衆判斷高等教育價值的主要標準。

報告因此指出,哲學、歷史、藝術、雕塑、文學、舞蹈、外語等人文領域的學科專業,縱有百年的深厚歷史,也成爲民衆眼中“學那玩意兒沒用”的典型代表。

儲朝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高校近年新設的專業主要是急需緊缺專業、新興專業、跨學科專業,有較好的就業前景。

不過,就業藍皮書數據還顯示,人文學科中的文學、藝術學雖然在畢業去向落實率、薪資等方面較工學等學科有較大差距,但就業滿意度卻並不低。

報告指出,哪怕薪資不具備優勢,相關專業畢業生依然對自己的就業現狀較滿意。僅從薪資的角度來評價學科價值或許過於片面。

文科人才培養需變革和創新

AI時代,人文學科其實大有可爲。

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王春超認爲,AI發展不僅極度渴求具備計算機編程、數學建模及算法設計等“硬技能”的專業人才,對擁有卓越溝通協調能力等“軟技能”的人才需求也同樣強勁。

領英發布的2024年最受歡迎技能清單顯示,溝通、客戶服務、領導力等傳統技能對企業而言仍然至關重要。AI時代需求增長最快的技能是適應力。

培生中國執行董事林國章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也表示,AI給各行各業帶來很多挑戰,但不是AI直接取代人的工作,而是AI的發展對勝任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類的溝通、學習等能力,只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不會被AI取代。”林國章說。

報告也指出,人文學科的畢業生具有批判性思維、溝通技巧和其他許多在職場中很重要的東西。技術瞬息萬變,以人文學科爲代表的通識教育爲學生培養的適應性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只是,文科人才培養急需大刀闊斧的創新、變革。

報告介紹了多個國內大學文科“突圍”的案例。美國埃默裡大學計劃在未來三到四年內,招聘多達30名文科教師,並擴大創造性項目。

當可持續發展成爲全球共識,相關素養和能力的培養給了文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新契機。自2024年9月開始,“推行可持續發展”成爲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商學院新生的必修課。該課程被評爲“徹底的跨學科”,來自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健康科學、藝術、人文和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員,將提供課程支持。

在國內外,AI課程正在成爲面向包括文科生在內學校全員的大學通識課程。美國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名校已經將AI納入通識教育範疇。

2024年秋季學期,AI課程首次作爲通識必修課進入浙江大學的課程體系。爲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該通識課程分爲 A、B、C 三個層次:A層面向具有編程基礎的理工科學生;B層服務於人文社科方向的學生;C層專爲藝術專業的學生設計。

到2025年秋季學期開學,復旦大學將實現AI教育的“三個滲透率100%”——AI課程覆蓋全體本研學生、AI+教育覆蓋全部一級學科、AI素養能力要求覆蓋全部專業。

報告指出,AI教育不止於通識課程,應加強AI相關的教育與科研投入,推動跨學科合作,促進不同領域知識的交叉融合。同時,教學方法與評價體系也需相應改革,引入AI技術提升教學互動性和個性化,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全面評估學生的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