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貨、漲價題材炒完沒?這一波IC設計給了答案

分析師表示,一路看好的IC設計族羣,目前缺貨漲價效應還在。(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上週提到權值整理部分資金往中小型股流入,盤面出現大盤在16500點~16000點整理,而中小型股則頻創新高的現象。目前指數持續高檔震盪,但是中小型股的漲勢已進一步擴散,從IC設計延伸至太陽能電動自駕車、生技新藥主機板顯示卡等族羣上,顯見部分資金由權值股釋放出來後,中小型股獲得更多資金動能,之前時常提到的「資金決定方向媒體解釋現象」,觀察資金流向纔是操作的關鍵

去年12月曾談到隨着政府打炒房,後續要觀察資金是否會出現「由房入股」效應;如今隨着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實價登錄2.0、紅單納管等法案金管會逐步強化房貸稽查機制,以及財政部提出房地合一稅2.0修法等一系列的舉措即將實施,資金進一步由房入股的機會大,後續能操作的空間還很大。

一路看好的IC設計族羣,目前缺貨漲價效應還在,隨着業界傳出交貨期延長,尚不用擔心重複下單的問題,觀察重點在於掌握IC設計次族羣之間的輪動節奏。如這一波由網通IC的亞信聯傑、九暘;驅動IC的敦泰天鈺車用IC的普誠、凌陽等近期相繼大漲,近日同樣缺貨的MCU(微控制器)如應廣、紘康等也跟進上漲。先前曾提只要缺貨漲價題材還在,資金就不會全數撤出的看法不變。

去年12月至今,持續追蹤的電動自駕車產業,近日不僅是鴻海集團成立的MIH電動車聯盟平臺將召開會員大會,目前傳統燃油大廠紛紛相繼投入該領域,都會爲臺灣業者帶來更多發展的空間,不僅是汽車電子與汽車零組件,相關周邊的業者如充電站等也會受惠,要擴大範圍來選股,並且不限於鴻海集團旗下公司,與其鴻海集團合作車載鏡頭淳安、精密元件廠英濟,近日也出現一波上攻。

至於太陽能產業,隨着全球對於綠色能源重視程度提升,加上去年因爲疫情而展延的併網項目重新啓動,研調機構IHS Markit預估,今年全球太陽能裝機需求有機會達到158GW,年增34%,這對於有助於太陽能電池相關的茂迪、元晶、聯合再生等後續發展,也值得列入追蹤。

(本文作者摩爾投顧分析師蔡正華)

※免責聲明:本文爲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也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自行審慎判斷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