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體免疫 人民日報稱要動員打疫苗

人民日報》稱,大陸啓動新冠疫苗接種數據「日報」制度,既是一張「進度表」,也是發佈一道「動員令」。圖爲19日首批32名臺胞福州市晉安區醫院自願接種疫苗。(中新社

據大陸國家衛健委消息指出,截至17日,大陸31省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達1億8980.9萬劑次。《人民日報》稱,從3月下旬開始,大陸啓動了新冠疫苗接種數據「日報」制度,以一天爲單位,是大陸疫苗接種史上首次啓動日報制度,並稱此措施,既是一張「進度表」,也是發佈一道「動員令」。

《人民日報》報導稱,防控疫情最有效、最經濟辦法,就是接種疫苗,大陸新冠病毒疫苗已有多款獲批使用。不過,大陸部分民衆對於疫苗仍抱持着保留心態,其原因包括:認爲疫情好轉,存在僥倖心理,沒有必要再打疫苗、懷疑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擔心接種疫苗身體產生不良反應、認爲接種疫苗的保護作用不大,有無施打都一樣、還有人認爲「他人打了,自己就不用打了」。

報導指出,只有透過大規模接種實現羣體免疫,才能完全打開國門,否則將面臨很大風險,必須把握窗口期,加快接種疫苗,纔能有效抵禦疫情輸入的風險。

香港疫情方面,近日出現1名29歲印度工程師確診「N501Y」變種病毒株,與其同住的香港女友傳染,成爲香港社區感染變種病毒的首例港府宣佈,20日起禁止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等高危地區民航客機抵港14天。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19日表示,過去兩、三週境外輸入個案上升,當中至少有一半帶有變種病毒,難以理解爲何港府遲遲不宣佈禁飛,批評港府後知後覺。

何栢良認爲,政府防止境外輸入個案的方式僅依賴「航班熔斷機制」並不足夠,若有國家或地區風險因素增加,當局應儘早採取禁飛等措施,應防範未然,不是事情發生後再補救。

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樑子超形容,香港疫情正面對「內憂外患」,即使港府對高危地區發佈「禁飛令」,有關地區疫情不可能在短期內好轉,敦促港府要交代禁飛14天后的安排;內憂方面,該名變種病毒患者的病毒量很高,加上曾在社區長時間逗留,傳播疫情風險更大,建議港府在患者到過的區域加強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