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輕人「生得起」 陸政協委員建議:建設廉租宿舍和嬰童免費醫療

讓年輕人「生得起」,大陸政協委員建議:建設廉租宿舍和嬰童免費醫療。(圖:Shutterstock)

《中國青年報》報導,昨天(3月9日)在大陸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青聯、共青團界別小組發言中,全國政協委員肖新光針對提升青年生育意願提出建議:「把批量建設青年廉租宿舍和嬰幼兒童免費醫療,作爲讓年輕人『生得起』的實際舉措。」

肖新光表示:「現在年輕人走出校門的壓力和負擔要比我們大得多,要讓他們走入社會時,能用收入更好地安排生活——戀愛成家、撫育後代、贍養老人。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改變工資都交了房租的局面。」

他講了自己的故事。1996年,他上大三,在校外實習,用幾乎一個月工資給父母買了一對情侶手錶。「那是一家國企,中午有免費盒飯,晚上有免費宿舍,單位和宿舍距離一兩公里,走着就能上班,纔有底氣這樣做。」

在肖新光看來,當下的年輕人壓力不小。「去年我國高校畢業生900多萬人,能去一線企業的還是少數,很多人第一個月的工資可能只有三、五千元,房租就會用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有的一次交半年、一年的,最起碼也是押一付三。很多人不先向父母借錢,完全沒法週轉。更有一些連鎖房屋租賃企業,壟斷房源,哄擡價格,導致青年生活成本激增,幸福感嚴重下降。有人通勤距離遠,上下班時間晚了,再打個車,加上伙食費、通信費,基本剩不下什麼,還要父母繼續貼補。」

他認爲,傳統的「寫字樓+周邊商業地產」模式早已走到盡頭,要全面推動「寫字樓+廉價青年公寓+平價食堂+免費健身場館」的組合,降低青年生活和上下班出行成本。城市的一些滯售樓盤,政府可以收購改造成大規模的青年宿舍公寓,形成膠囊、合租、單身、家庭等廉租公寓組合。

此外,肖新光還表示:「兒童患病會給年輕父母帶來很大負擔,一方面花銷大,一方面照看孩子影響考勤。有的低收入家庭,孩子病一次,等於扒層皮。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感染者免費治療已成爲成功的社會實踐。可以嘗試乘勝前進,推動嬰幼兒和少年兒童的全面免費醫療。」

發言中,肖新光還提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領域的家底,是用勞動密集的輕工業產品換回來的。無論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無論工業人口、農業人口還是知識羣體,都是平等的、光榮的。城鄉要均衡發展,教育、衛生保障資源,也應該堅定地向生育意願傾斜。」

應對男女性別比例失衡,肖新光認爲,應該積極主動作爲。「應深入分析普查數據,對新生兒人口、青少年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地區進行重點關注,特別是要關注是否存在拋棄女嬰、售賣女嬰,甚至殺害女嬰的違法犯罪,要高度關注少數男女比例極度失衡、可能成爲拐賣婦女犯罪收買多發的地區。對這樣的地區要進行綜合治理,對存在的違法犯罪活動要專項打擊。」

同時,對這些因「重男輕女」思想作祟,導致男女比例失衡地區,要多管齊下,除了要強化法治、管理和教育外,還可以考慮特別對女童實行教育補貼和其他優惠政策。